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39001 阅读 2013-12-31 发布时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是什么

    1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通过土壤养分测定,根据作物需要,正确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才能不断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使作物获得持续稳定的增产,从而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肥料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中约占50%但是施入土壤的化学肥料大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在土壤中发生挥发、淋溶,被土壤固定,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至关重要。

    3、节约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据测算,如果氮肥利用率提高10%,因生产氮肥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气、煤炭、石油,则可以节约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或节约375万吨的原煤,在能源和资源极其紧缺的时代,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合理的施肥会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浪费的肥料必然进入环境中,造成大量原料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如氮、磷的大量流失可造成水体的富养分化,所以,使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尽可能多的被作物吸收,尽可能减少在环境中滞留,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也是有益的。

    我们所说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该项技术是联合国在全世界推行的先进农业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
       1
    、养分归还律: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养分从土壤中吸收,但土壤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我们必须通过施肥来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来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只有依靠施肥,才能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供应下一季作物的养分利用。

    2、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3、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使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如玉米缺锌导致植株矮小而出现花苗病,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为需要量少而忽略。同时各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功效不同,相互之间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如缺磷不能用氮代替,缺钾不能用磷代替,缺什么元素就要补什么元素。

    4、报酬递减律:当施肥量超过适量时,单位施肥量的增产呈递减趋势,超过一定量就不再增产,甚至会造成减产。

    廊坊市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是什么

    据多年的调查,廊坊市在土壤施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绝大多数农民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只重视氮、磷肥而很少施用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甚至多年不施,导致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比例失调,氮肥超出合理使用量25-30公斤/亩,一些农户在氮肥用量上每亩硫铵超过75公斤,个别地块高达100公斤;还有一些农户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种的作物到底需要什么肥和需要量,看别人施肥自己就跟着施;大棚温室蔬菜施肥存在更严重问题:猛施氮、磷肥、不施钾肥,导致土壤中盐离子含量明显高于露天菜地,有的含盐量已达到盐渍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使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障碍,如: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不均衡等现象,导致蔬菜出现病害,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这些盲目或凭着自己的经验施肥的做法,不仅造成减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造成肥料大量浪费,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低,针对这些问题,只有测土配方施肥,是唯一解决的办法。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首先是采集土样,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或早春进行,取样一般以50 -100亩面积为一个单位,当然,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地块面积大、肥力相近的,取样代表面积可以放大一些,如果地块零星、肥力变化大的,取样代表面积也可小一些。取样可选择东、西、南、北、中五个点,去掉表土覆盖物,按标准深度20厘米,挖成剖面,按土层均匀取土,然后,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取得的土样装入布袋内,袋的内外都要挂放标签,标明取样地点及分析的有关内容。

    接下来是土壤化验,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分析,要找县以上农业和科研部门的化验室。我们廊坊市各县市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般都有这类化验室。化验内容的确定,考虑需要和可能的两个方面,按目前农民对化验费用的实际承受能力,只能选择一些相关性较大的主要项目。各地普遍采用的是六项基础化验,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碱度(pH值)、含盐量。这六项之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含盐量、pH值三项,可做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

    然后是确定配方,配方确定由农业科技人员来完成。首先要据地块的肥力提出合理的产量指标,据产量指标,作物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选定肥料计算配比和施肥量,开出施肥配方。

    最后是按方购肥和科学用肥,按方购肥是一定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有机肥一定充分腐熟。科学用肥是:底肥一定要掌握合理的施肥深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追肥必须看天、看地、看作物长势,依据作物需肥规律,掌握作物合理的追肥时机,提倡水施、深施,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实践证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一般增产10%-15%,还能改善作物品质,是一项稳产高产、节肥、增收提高效益的好技术。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