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投入,施肥不仅是当季作物增产的重要保证,也是培肥地力,以达到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是作物的食物,每年随着作物的收获,都会从土壤中携带走大量的营养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土壤自身释放的氮磷钾等养分根本不能满足作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这时候科学的施肥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棉花生长发育对肥料的需求较为敏感严格,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不相同,需要的中微量元素与其他作物也不同;同时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差异较大,要获得棉花高产、稳产,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是关键,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什么是棉花测土配方施肥
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通俗地讲,就是调节和解决棉花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棉花所需的营养元素,棉花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棉花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支增收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进行棉花测土配方施肥
据调查,目前廊坊市棉农在生产中仍然还延续着经验施肥的做法,一些农户在氮肥用量上每亩尿素超过75公斤,个别地块高达100公斤,并且只重视氮、磷肥而很少施用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甚至多年不施,使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比例失调,还有一些棉农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种的棉花到底需要什么肥和需要量,看别人施肥自己就跟着施,这些盲目或凭着自己的经验施肥的做法,直接导致棉花生长不良、诱发病害、从而减产,肥料大量浪费,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低,还会导致土壤板结,环境污染。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实行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三)棉花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
首先是采集土样,土样采集一般在秋收后或早春进行,在准备种植棉花的地块取样一般以50 -100亩面积为一个单位,当然,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地块面积大、肥力相近的,取样代表面积可以放大一些,如果地块零星、肥力变化大的,取样代表面积也可小一些。取样可选择东、西、南、北、中五个点,去掉表土覆盖物,按标准深度20厘米,挖成剖面,按土层均匀取土,然后,将采得的各点土样混匀,用四分法逐项减少样品数量,最后留1公斤左右即可,标明取样地点。
接下来是土壤化验,土壤化验就是土壤诊断分析,要找县以上农业和科研部门的化验室。廊坊各县(市、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般都有这类化验室。确定化验内容要考虑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按目前农民对化验费用的实际承受能力,只能选择一些相关性较大的主要项目。各地普遍采用的是六项基础化验,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酸碱度(pH值)、含盐量。这六项之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体现土壤肥力的三大标志性营养元素。有机质和含盐量、pH值三项,可做参考项目,根据需要可针对性化验中、微量营养元素。
然后是确定配方,配方选定由农业科技人员来完成。首先要根据地块的肥力提出合理的产量指标,根据一定产量指标、棉花的需肥量、土壤的供肥量,以及不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选定肥料计算配比和施肥量,开出施肥配方。
最后是按方购肥和科学用肥,按方购肥是一定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肥料,有机肥一定充分腐熟。科学用肥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化肥利用率。棉花施肥要掌握“足、轻、稳、重、补”的原则,即: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要获得棉花高产,必须因天、因地、因棉花长势科学施用肥料。掌握棉花合理的追肥时机,提倡水施、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多年试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实行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0~15%,且降低化肥投入成本5%~10%,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