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流胶病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桃树流胶病防治

    54970 阅读 2014-01-30 发布时间

     

    1 危害症状
      桃树流胶病主要危害桃树主干、主枝及枝杈等部位,严重时小枝条和果实也可被害。发病初期,枝干部位出现肿胀,后期不断从皮孔或伤口处分泌出半透明胶状物,随着时间推移,胶状物体颜色逐渐变为褐色,最后变成棕褐色硬质胶块。严重者病部反复流胶,形成溃疡,同时易被腐生菌再侵染。随病情发展,使树势衰弱,叶片变黄、枝干或全株枯死。果实发病,由果实核内分泌出黄色胶状物,溢出果面,病部硬化,重者出现龟裂,影响发育,失去食用价值。
    2 发生原因
      桃树流胶病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流胶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复合性病害。
      (1)各种病原物危害引起。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危害枝干叶片,使桃树生长衰弱,降低抗性,极易发生流胶病。(2)各种害虫危害引起。蚜虫、介壳虫、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3)机械损伤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引起。生长期修剪过度。使用机械不慎造成的伤口,冻害、霜害、冰雹、日灼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口导致树生长衰弱均可诱发流胶病。(4)处理不当引起。用带病毒接穗或使用不亲和的砧木所导致的植株输导不良引起流胶。(5)果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如施肥不当,桃园有机肥施入少,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结构恶化,造成桃树抗逆性下降;排水不良,果园地势低洼积水过多或排水不良,以及灌溉不适当等;生长期修剪过度、结果过多、土壤黏重及酸性大等,引起树体生理失调,易导致流胶病发生
    3 发病条件
      桃树流胶病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在4-10月份都可能发生,5-9月份危害最重。桃流胶病发生与树龄、树势、栽培管理水平、温湿度等条件关系密切。树龄大的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在早春树液流动旺盛即气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25℃左右温度及雨水较多时病情严重,入冬以后病情减轻。黏壤土、瘦瘠土壤和酸碱过重的果园容易出现流胶病。综合管理水平低或者病虫害严重的桃园发病重。
    4 防治方法
      (1) 加强桃园管理
      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合理负载与修剪,保持稳定的树势。增施有机肥,每年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以上,使树体增强抗病力培育健壮树势。雨季对积水地要加强排水,做到雨停地干。酸性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改良土壤,盐碱地要注意排盐。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避免桃园连作。桃树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生长季节进行短截和疏枝修剪,人为造成伤口,遇中温高湿环境,伤口容易出现流胶现象。通过调节修剪时期,生长期采取轻剪,及时摘心疏除部分过密枝条。主要的疏枝、短截、回缩修剪,调到冬季落叶后进行。冬夏季节进行两次主干刷白,防止冻害、日烧和病虫害,防止流胶病发生。
     (2) 生长季节及时用药防治病虫害
      石硫合剂:最佳桃树冬春季清洗剂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等药进行防治。5月上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在每次发病高峰期前夕,选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上述农药要交替使用。对于虫害的防治,应在4-5月份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可在蛀入孔放入磷化铝片或用棉花沾取40%速扑杀100倍塞入蛀孔,再把入口封死。蚜虫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防治。介壳虫用40%速扑杀1000倍或48%乐斯本1000倍防治。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对桃蛀螟幼虫、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蝽象等害虫的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