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负泥虫的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枸杞负泥虫的防治

    59838 阅读 2014-02-27 发布时间

                  

        负泥虫,又叫金花虫,十点叶甲,属叶甲科。

    形态特征:虫体长型,体长4.55.8毫米,宽2.22.8毫米。卵橙黄色,长圆形。幼虫灰黄色,背有粘液覆盖。蛹为淡黄色。

    危害症状:负泥虫﹑成虫﹑若虫均为害叶片。成虫常栖息于枝叶;幼虫背负自己的排泄物,故称负泥虫。幼虫咬食叶片,使叶片呈不规则的缺刻或孔洞。受害轻者,叶片被排泄物污染,影响生长和结果;大发生时,全株枸杞叶片、嫩梢焦黄,严重影响枸杞的产量。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

    生活习性:枸杞负泥虫常栖息于野生枸杞或杂草中,以成虫飞翔到栽培枸杞树上啃食叶片嫩梢,以“V”形产卵于叶背采食,一般810天卵孵化为幼虫,吮吸叶汁,开始大量危害。幼虫老熟后入土吐白丝粘和土粒结成土茧,化蛹其内。67月份危害严重,受害轻时,叶片被排泄物污染,不能生长;受害重时,叶片焦黄脱落。

    防治措施:每年春天将田边﹑路边的枸杞根孽苗﹑杂草,干净彻底的清除一次,并烧毁,可有效地杀灭成虫。在4567月,选用阿维菌素、啶虫脒喷雾防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