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一般采用播种繁殖,育苗时应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早春解冻后立即播种,可减少松苗立枯病。由于白皮松怕涝,应采用高床播种,播前浇足底水,每10平方米用1公斤左右种子,每亩可产苗1000至2000株。撒播后覆土1至1.5厘米,罩上塑料薄膜,可提高发芽率。待幼苗出齐后,逐渐加大通风时间,以至全部去掉薄膜。播种后幼苗带壳出土,约20天自行脱落,这段时间要防止鸟害。幼苗期应搭棚遮阴,防止日灼,入冬前要埋土防寒。小苗主根长,侧根稀少,故移栽时应少伤侧根,否则易枯死。
如采用嫩枝嫁接繁殖,应将白皮松嫩枝嫁接到油松大龄砧木上。白皮松嫩枝嫁接到3年至4年生油松砧木上,一般成活率可达85%至95%,且亲和力强,生长快。接穗应选生长健壮的新梢,其粗度以0.5厘米为好。
久旱不雨或夏季高温要及时浇水。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净的原则。撒播苗拔草后要适当覆土,以防裂缝。条播苗除草和松土结合进行,间苗和补苗同时并举。而后要及时排水。
白皮松幼苗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从5月中旬到7月底的生长旺期进行2至3次追肥,这一时期的追肥应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同时还可用0.3%至0.5%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宜密植,如需继续培育大规格大苗,则在定植前还要经过2至3次移栽。两年生苗可在早春顶芽尚未萌动前带土移栽,株行距20至60厘米,不伤顶芽,栽后连浇两次水,6至7天后再浇水。4至5年生苗,可进行第二次带土球移栽,株行距60至120厘米。成活后要保持树根周围土壤疏松,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0至120公斤,埋土后浇透水,之后加强管理,促进生长,培育壮苗。
白皮松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播种后要注意种蝇幼虫为害幼苗,所施基肥必须充分腐熟,捣碎。松大蚜常为害苗木嫩枝和针叶,且易招致黑霉病,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可在为害初期喷50%的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