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绒蚧的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柿绒蚧的防治

    46293 阅读 2014-03-28 发布时间

     柿绒蚧的防治

    柿绒蚧同翅目昆虫,粉蚧科。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为害柿、黑枣,若虫和雌成虫吸食叶片、嫩枝及果实汁液,发生严重时造成落叶及早期落果。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宽1.0毫米,体暗紫红色,背有圆锥形刺毛,边刺毛成列,腹部平滑。雌介壳长约2.6毫米,宽1.4毫米,灰白色,卵圆形或椭圆形。雄成虫体长1.01.2毫米,紫红色,触角细长,无复眼。雄介壳长约1.1毫米,宽约0.5毫米,白色,椭圆形。卵长约0.25毫米,表面光滑,紫红色。若虫初鲜红色,后呈紫红色,卵圆形或椭圆形,体侧有成对长短不一的刺状物。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34代,以初龄若虫在34年生枝条皮缝、当年生枝条基部、主干皮缝、树孔、果柄基部等处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出蛰为害幼嫩枝叶,69月为各代若虫为害盛期,主要为害果实,以第三代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

    初冬树干上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若虫期喷洒0.51.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各代幼虫初孵时喷洒20%噻嗪杀扑磷 80050%马拉硫磷800倍液。

    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避开坐果盛期及天敌发生盛期喷药,必须喷药防治时应以低毒农药为主。

    生物防治:蒙古光瓢虫前胸背板黑色,黑色的鞘翅上有一对红色斑点,前面的斑点大于后面的。捕食柿绒粉蚧、纽蚧等多种蚧虫。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