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别名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呈长圆形,翠绿色的鞘翅目甲壳昆虫有特殊的臭气。斑蝥( Mylabris )属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Meloidae ) ,目前全世界约有斑蝥2300多种,我国则有29种,包括红头豆芫菁、绿芫菁、扁角豆芫菁、短翅豆芫菁、斑芫菁等。斑螯全身披黑色绒毛,翅细长椭圆形,质地柔软,体长为11—30毫米,多群集取食,成群迁移。到春季的时候开始孵化,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危害植物的叶、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它攀附在农作物和蔬菜上,往往将植物的花朵和花蕾全部吃掉,之后又转移到其他植物上造成作物减产,比根部、蛀食枝干害虫容易防治。以成虫取食马铃薯、花生、豆类、辣椒、番茄、甜菜等作物,也可取食白花泡桐叶、无患子叶等树木;幼虫为寄生性肉食昆虫,专门取食蝗虫的卵。当它遭到惊动时,为了自卫,便从足的关节处分泌出黄色毒液。此黄色毒液内含有强烈的斑蝥素,其毒性甚强,能破坏高等动物的细胞组织,与人体接触后,能引起皮肤红肿发泡。
斑蝥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具复变态,成虫产卵于土中。幼虫对蝗虫卵、黄蜂和蜜蜂的卵及幼虫都是致命性的天敌。因此对抑制蝗虫有一定作用,但对养蜂有害。斑蝥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①药剂防治:在马铃薯、花生等作物田出现豆芫菁发生较严重时,可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敌百虫、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注意适时早治、轮换用药,减少农药使用。
②人工捕杀:也可利用成虫白天聚集在枝叶上为害的习性,用网捕杀,减少田间虫口密度,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皮肤。
③农业防治:冬季深翻土地,能使越冬幼虫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次年虫源基数。
特别说明:豆芫菁因体内含有斑蝥素这一独特的药用成分而成为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斑蝥素可入药,主要从斑芫菁、绿芫菁等豆芫菁中提取,最有名的芫菁当属西班牙(绿)芫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