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蛋的孵化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母鹅进行孵化,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孵化(机械)。人工简易孵化注意以下事项
1.种蛋
在有公母鹅混养群里选择种蛋,最好是一周内的新产蛋。入孵前对鹅蛋进行消毒。消毒前,对于泥沙粪便污染严重的种蛋,应及时用蘸有消毒药液的湿毛巾擦拭干净,保持通气孔的通畅。除非马上孵化,否则不建议使用液体洗涤,以免破坏蛋壳表面的保护膜。
消毒时要注意保护鹅蛋表面的保护膜,避免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消毒剂。消毒后的种蛋应晾干或风干后再进行孵化,以确保消毒效果。
2.温度
温度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主要条件,鹅蛋孵化初期温度一定要保持在37.8°C左右,出壳期维持在37.3°C左右。如果孵化初期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很容易引起蛋内胚胎出现死亡。偶尔的温度稍低时间长了也会引起发育不良,导致后面容易出现畸形苗。
3.湿度
入孵到27天,把环境湿度控制在65%左右,在第28天孵化后湿度控制在70%左右。
4.照蛋
鹅蛋在孵化中进行2次照蛋。第1次照蛋在入孵第8天时进行,这样能把未受精的鹅蛋挑选出来。此时鹅蛋孵化时间不长,可以分辨出有没有受精蛋。无精蛋由于孵化期只有8天,里面的蛋黄还没有变质,这时拿出来还能进行正常食用。在鹅蛋孵化到27天时要进行第2次照蛋,由于经过第1次照蛋后大部分无精蛋已经挑出来了,这时主要检查受精蛋的发育情况,把发育不良的挑选出来。
5.凉蛋
由于鹅蛋比较大,吸收的热量也比较多,所以消耗的氧气也会更多,因此一定要做好凉蛋管理。凉蛋一般是在孵化到第17天时进行,每天可以打开孵化器2次,每次维持35分钟,在蛋表面感觉到凉时就可以关上孵化门。如果不确定凉蛋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检测一下,一般凉蛋温度在30-33°C左右即可。
注意鹅蛋外壳一定要保持干净不沾水,在孵化过程中不要碰伤蛋壳或剧烈晃动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