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是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各地的桃园广泛分布,只要种植桃树就有发生蚜虫为害的可能。为害桃树的蚜虫有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三种。春季桃花露红时蚜虫越冬卵开始孵化,始花期为卵孵化高峰期,若蚜群集于嫩芽幼叶上为害,一般一年发生20多代。5月中旬开始生有翅蚜,迁飞中间寄主为害。10月中旬产生的有翅蚜又迁回桃树产卵,以卵在桃树新梢前端的芽下越冬。
桃树蚜虫主要为害桃树的叶片,还会诱发其他病害,对桃树的生长和桃子的质量影响很大。桃树的新梢和叶片是蚜虫的主要为害对象,蚜虫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皱缩、褪色,严重的发黄脱落。除此之外桃蚜的排泄物会诱发煤污病,大大影响桃子外观,另外桃蚜还会传播病毒病,给桃树的生长、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蚜虫防治的最佳时期是桃树叶芽露绿、花芽现蕾时,也就是花露红时。桃树盛花期不宜用药,花后可根据花前用药的防治效果再用药1~2次,每次用药必须在未造成卷叶之前,否则会影响防治效果,一般正常年份用药2~3次就可控制住蚜虫的发生。因此,防治桃树蚜虫,一定要注意早期防治,在桃树叶和芽未受危害以前进行。一旦造成卷叶,防治难度增加,防治成本提高。
近几年桃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这些杀虫剂,导致桃蚜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药性,针对抗性蚜虫最好的防治策略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
1、蚜虫越冬卵多在外围枝梢上,桃农在修剪时要疏除秋梢,适当短截春梢。清除树下修剪枝条,带出桃园,降低园中虫卵越冬基数。
2、保护害虫的天敌。桃树蚜虫的天敌主要有中华草蛉、七星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在天敌能够抑制蚜虫的情况下,桃农可尽量减少喷药次数。
3、蚜虫对黄色敏感,果农可通过在果园悬挂黄色粘虫板来防治蚜虫。
4、化学防治。桃树蚜虫的防治药剂可选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0000~12000倍、50%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5000~7000倍液、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000~10000倍液、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8000~15000倍液等。注意,不同类型的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避免单一药剂长期使用使蚜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