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餐馆调料检出罂粟壳 再曝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多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食品安全新闻
  • 多地餐馆调料检出罂粟壳 再曝食品安全监管漏洞多

    60112 阅读 2014-11-03 发布时间

     【导读】上海四川陕西等多地餐馆调料中检出罂粟壳,调料店公开售卖,互联网上形成销售市场。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罂粟壳之乱再次暴露食品安全监管短板

      央广网财经103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不久前,有关食客被吸毒事件见诸媒体,引发广泛关注。陕西一男子因吃加罂粟壳的凉皮后被警方认定为吸毒。随后,陕西神木县的王先生在一家餐馆吃了一碗羊杂后,被检测出尿检呈阳性,后来证实是羊杂店老板在食物中添加了罂粟壳。

      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某种火锅、小龙虾或者麻辣烫吃完之后,感觉特别好吃。新华社昨天曝出,陕西、四川、上海等地的一些火锅店、小吃店为了吸引顾客,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同时,在调料市场和网络上,有些人公开售卖罂粟壳,一斤200元,拍下立即发货。

      罂粟,这曾几何时令人闻之色变的东西,如今正大摇大摆地走进餐厅、走上餐桌!罂粟壳之乱,让人感慨经营者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的同时,更感到即使在史上最严食品安全监管措施频出的背景下,漏洞仍然多多、短板仍然多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很多消费者和餐饮企业都错误理解了罂粟壳的作用。如果通过实验心理学中的双盲实验,盲是盲人的盲,就是两锅火锅中一种加入罂粟,一种加入草果,不告知食用的人火锅里的成分。食用过后会发现,两者的味道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毅:有的时候消费者觉得哪家的火锅特别的香,觉得哪家的火锅吃了还想再去吃,他就会怀疑他一定是用了罂粟壳,餐饮企业觉得哪家的生意好也认为他肯定是用了罂粟壳。还有消费者吃各种底料或者火锅的时候,看到那种长得很像罂粟壳的,一大个一大个的果果,这种果果实际上是炒果,比较守法的商家他就用炒果来代替罂粟壳,完全能够达到同样的提香的目的,炒果是正常的香料,是可以允许使用的。但是说你想一想,他们本来就在做这个违法乱纪的行为,犯罪的行为,他只能悄悄摸摸的做,他说是把那个罂粟壳磨成粉了以后调进去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个罂粟壳已经被买罂粟壳的人把这个价格炒得很高了,他放那么多的罂粟壳进去,餐饮企业他也要考虑成本的。但是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餐饮企业做一点双盲实验,你吃一段时间,看看是不是,这个放炒果的就没有回头客,放罂粟壳这个的就有回头客,让他自己品尝一下。做这么样的一个"双盲实验",对于打击这个罂粟壳的屡禁不止,可能比严刑峻法还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赵京桥分析,由于餐饮行业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的风险仍旧较大。

      赵京桥:中国的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它这个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中国餐饮产业,从产业的主体来看的话,中小微企业占据了很大比例。所以这些小饭店他们在使用这些罂粟壳等一些非法食品调料的时候很难监管,或者说监管的成本非常非常高。因为如果同一个行业内其他的小饭店他用罂粟壳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黏性,所以他会在这种非法利益的驱使下,他更多的会去使用罂粟壳这种。而且从业人员整个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比较低,就是说国家可能对一些餐饮或者包括一些优秀的餐饮企业,对食品安全控制得比较好的企业进行鼓励或者说正面去给他标识,让消费者可以有选择的去选择一些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的餐饮企业去消费。

     

     

     

    转自-----中国新闻网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