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澄清的饮食误区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食品安全新闻
  • 亟待澄清的饮食误区

    19764 阅读 2016-04-01 发布时间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

    在铺天盖地的营养信息面前,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被一些不太科学的饮食言论牵着鼻子走。近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官网刊载文章,总结出6大深入人心、亟待澄清的饮食误区。在此基础上,国内权威专家帮大家拨开迷雾,掌握科学饮食的真谛。

    误区一:食物分“好”和“坏”。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美国知名营养师埃莉莎·丽德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武警总医院营养科副主医师刘庆春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二:少吃主食更健康。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马约莉·诺兰科恩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也表示,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和心脏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吃250400主食。

    误区三:精米白面最养人。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凯瑟琳·布鲁金女士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刘庆春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100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四:水果含糖量太高。美国知名饮食作家布雷特说,这个问题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他表示,水果中的确含糖,约占5%10%,但也含有很多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花青素、叶黄素等植物化合物,以及大量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总体来看,适量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刘庆春建议,最好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但要控制好量,每天摄入200400

    误区五:晚餐最丰盛。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随便凑合,晚饭吃得十分丰盛。对此,美国营养专家乔伊·鲍尔女士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马冠生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六:食物相克要当心。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刘庆春说:“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他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