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右侧显示栏目
  • 食品安全新闻
  • 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2875 阅读 2016-08-26 发布时间

     

    经济日报北京816记者李华林、实习生刘兆兰报道:中国奶业协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报告》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99.5%目前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奶业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严格监管生产加工各环节,努力确保各类乳品生产规范、质量过关、产品安全。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奶业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居世界第3位,人均奶类消费量为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
      我国乳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一些指标并不比欧美国家低。谷继承介绍,全国乳制品抽检中,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目前在我国所有食品中,奶制品抽检合格率最高,成为最安全食品之一。
      质量提高缘于我国奶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当前,标准化规模养殖已占据主导,小、散、乱局面得以改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2015年存栏奶牛在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来自规模化牧场的奶源占60%以上,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这是非常大的进步,可以媲美发达国家。
      谷继承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整顿下,国产奶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奶业生产水平和奶源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奶站数量从2008年的2万多个减少到目前的8500个,生鲜乳运输车全部实现专车专用、持证运输。淘汰了一批奶源无保障、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大力推进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有力保障了乳品质量安全。
      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国产乳品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伊利、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君乐宝、飞鹤等中国奶业前20强企业乳制品产量、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51%54%,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但同时,国内奶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国际品牌依然强势,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显示,虽然我国已是奶业生产强国,但每年乳制品进口数量依旧高企。我国每年进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约为1200万吨,约占全国奶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李胜利认为,价格也是市场选择洋奶的另一主因。由于这两年饲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上涨,国产奶生产成本相比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出不少,再加关税保护力度偏低,导致国外乳制品大量涌入。谷继承认为,国产奶要在竞争中寻求突破,需狠抓质量关,打造品牌,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降低成本。
      企业兴则产业兴。谷继承说,从人均消费水平看,目前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和城镇化推进,我国奶类消费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未来中国乳制品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