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对症。为促进早期发育或后期增加千粒重,可喷氮肥和磷肥;为增大叶面积,促进营养体生长可选喷氮肥和钾肥;为防治因缺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可喷施微肥。
二、要选对肥料种类。叶面喷肥效果好的有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硫酸钾、硫酸铵,过磷酸钙和草木灰的浸出液,偏磷酸铵,大部分微量元素肥料等。
三、浓度要适宜。常用叶肥叶面喷施的适宜浓度为:尿素0.5%~2%、过磷酸钙浸出液2%~3%、磷酸二氢钾0.3%~0.5%、硫酸钾1%~1.5%、草木灰浸出液5%~9%、硫酸亚铁0.2%~10%、硼酸0.02%~0.1%、硼砂0.05%~0.2%、硫酸锰0.05%~0.1%、硫酸锌0.01%~0.05%、钼酸铵0.02%~0.05%。应注意,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禾本科作物上的适宜浓度为1.5%~2%,在甘薯、马铃薯、花生上为0.4%~0.8%。
四、延长叶面湿润时间。一般保持叶片湿润30~60分钟肥效好,因此,最有利的时间是无风的傍晚,雨天或有露水的早晨都不适合。若在施肥后3小时内遇雨,要待晴天后补施一次,浓度要适当降低。
五、喷肥次数合理。氮、钾肥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强,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喷施1次即可;磷肥的移动性次于氮、钾肥,可根据作物生长状况,连喷1~2次;在作物体内仅部分移动的锌、钼、锰、铜肥,和不移动的硼、钙等微肥,一般连续喷施2~3次。
六、选择最佳喷肥部位。绿色茎叶是喷肥的合理部位,特别是生长幼嫩、长势旺的绿色功能叶,受肥效果最佳。要注意,双子叶作物在叶片正面和背面同时喷施,单子叶作物只需喷叶片正面。
七、混合要得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能节省用工,增产效果也更显著。但必须保证混合后无不良反应或肥效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