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水分管理,促进果多果饱
(一)浇好关键水,提高群体质量。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如花生中后期遇旱,要及时浇好关键水。一是浇好开花下针水,促进开花下针,增加有效花果(针)数,提高群体质量。一般春花生田,中午前后当植株叶片刚开始翻白出现萎焉时,就需补充水分。单粒精播高产田,苗壮,花芽分化足,要重点浇好盛花水,确保花针后期增加有效花果(针)数。夏花生花针期较短,不能受旱,遇旱要及时浇水。二是浇好结荚水,促进荚果膨大,奠定果大果饱基础,结荚期后浇水,要避开中午阳光强照的高温时间,以免引起烂针、烂果。三是浇好饱果水,养根防止植株早衰,促进饱果。
(二)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发生涝害。七、八月份是我市雨季,降雨集中,雨量较大,常造成花生涝害。因此,一定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注意经常清理沟渠,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避免发生涝害。低洼地块要挖好排水主沟和支沟,保证田间积水顺利排出。
二、注重中耕培土,促进下针结果
培土迎果针是解决滑针、高位果针入土困难的关键措施,可显著增加有效果针数量,提高群体质量。春花生培土要在盛花期田间花生封垄前进行,麦套花生在始花前进行。要积极推进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结合除草追肥,中耕培土可选用带施肥装置的中耕机一次完成中耕除草、深施追肥和培土等工序。培土要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便于更多的果针入土结实。
三、及时补充养分,防止脱肥早衰
覆膜花生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吸收养分的功能增强,结果数增加,在结荚期消耗养分多,后期往往出现脱肥现象,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影响荚果膨大及产量形成,因此,要及时追肥补充养料。一是开沟追肥。结合浇水,提前在垄沟内开沟撒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每亩10~15公斤,然后进行垄沟浇水,使肥料快速渗入垄内土壤中。二是根外追肥。进入结荚后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尿素350~4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克等杀菌剂的混合液35~40公斤,连喷2次,间隔10~15天,延长花生功能叶片寿命。三是缺铁地块可用0.2%~0.5%硫酸亚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连喷2次。缺硼地块用0.1%~0.25%硼酸或硼砂水溶液于花针期喷施。缺锌地块可用1%~2% 硫酸锌溶液于花针期喷施。
四、抓好灵活化控,防止植株徒长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尤其遇到阴雨季节,花生植株容易旺长倒伏,可用植物生长延缓剂抑制茎、叶生长,控制旺长,防止倒伏。在盛花后期至结荚前期的生长最旺盛时期,株高达到
五、把握收获时机,推行适期晚收
在搞好防早衰保叶的基础上,要结合不同品种特性和长势情况,科学推行适期晚收。春播花生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时,或地下部70%~80%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择机收获。一般花生高产田可推迟至9月中旬收获。套种花生和小麦茬夏直播花生收获期可推迟至10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