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喜温暖干燥,抗寒力低,年均气温15°以上,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8°以上,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
1. 繁殖和栽植 无花果枝条极易生根,也易发生根蘖,扦插、压条和分株等方法均可繁殖。生产上大都用扦插法,插穗要选用节间短、粗度在1 -1.5厘米的枝条,每个插穗带2-3个芽。无花果秋植、春植均可,秋植应较早,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春植宜在3月中、下旬。栽植时采用深坑浅栽的方式,每穴施有机肥20-30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
2.整形修剪 无花果适于培养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也可以直接从地面分枝形成丛生灌木状的树形。整形时,对苗木在40-50厘米高处定干,中心干有或无均可,全树保留4-6个主枝,各主枝间保持适当的间距,主枝每年剪留40-60厘米,其上再按适当间隔配置2-3个副主枝,扩大结果面积。树形完成后,每年应及时疏除无用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尽量多保留壮枝结果。无花果顶芽肥大,成枝力强,顶端优势强,易下部光秃无枝,因此在培养主、侧枝和枝组时,应对下部芽进行“上目伤”,促发新枝。对分枝少或结果部位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可适当重短截,部分枝条可剪留基部2-3个叶芽。
3. 肥水管理 无花果基肥在落叶前后结合冬耕施入。追肥应在新梢迅速生长前及果实膨大期施用。无花果对水分要求不严,但由于叶片大,蒸发量大,补水应及时,而雨季应注意排涝。
4. 越冬防护 无花果抗寒力低,冬季遇-16°—-18°的低温时,有全株冻死的危险。越冬时宜在树干基部培土防冻,高约35厘米,春季解冻后再将培土除去。对大的枝干可包草保护越冬。树龄增大后,越冬能力逐渐增强。如果植株受冻,应及时剪除受冻枝条,发芽后注意选择新枝代替。有时即使地上部全部被冻死,次春往往仍能从培土的根颈部位萌发出强大枝条,可重新培养形成新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