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我市的主要蔬菜,在我国北方和南方普遍栽培。
京津冀地区,茄子常见的栽培形式是:露地一茬栽培;棚室栽培面积越来越多,例如:日光温室冬春茬、日光温室秋冬茬、四季棚室冬春茬、四季棚室夏秋茬、塑料大棚早春茬等,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茄子原产我国南方地区,目前在全世界都有生产和食用,其中:亚洲栽培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74%以上,中国茄子生产数量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近年来,我国茄子设施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到1997年达1800万亩,之后持续增长,目前位居世界第一。
茄子营养价值较高,含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钙和具有特殊苦味的茄碱甙,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增强肝脏生理的功能,能预防肝脏多种疾病。
茄子的产量高、生长期长、适应性强,是我市农民致富和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优质蔬菜。
但是,目前我市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存在茄子品种抗病能力低下和重茬、连作导致的黄萎病、根结线虫病大发生的难题,通常减产20%~70%,严重的甚至绝收,阻止了我市茄子的发展。
茄子黄萎病、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危害,美国1914年就有发生茄子黄萎病的记录,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其他部分地区造成的损失达60%~80%。
黄萎病、根结线虫病,在土壤中能够大量积累,一般存活4~5 年,当今国内外均很难通过轮作和植保方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防治进程中使用的农药很容易产生农残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茄子高抗黄萎病材料均为野生种,栽培种茄子没有有效的抗源,野生材料与栽培种杂交表现不结果或无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抗病株系野生性状明显,多代回交到植物性状接近栽培种时抗黄萎病性状几近丢失,改良十分困难。
当今,国内外茄子抗根结线虫病的基因尚未发现。因此,茄子根结线虫病危害一直很严重。
在国外,像日本、荷兰和韩国等园艺发达的国家,目前大量采用野生茄子的改良种作砧木嫁接茄子,由于抗病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普及率很高。
近年来,我国棚室嫁接茄子生产发展迅速。目前,利用棚室在早春、秋末、冬季采用嫁接方法在重茬的四季棚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露地中生产茄子的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增产50%以上,高者的增产200%左右,可有效防治黄萎病、根结线虫病的危害,能够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生产。
茄子采用优良砧木嫁接后,从播种到拉秧,不用施用农药能彻底防治黄萎病、根结线虫病,能降低生产成本,根除因防治病害施用农药产生的茄子产品污染、环境污染等难题,既治标又治本。
我国从 2005 年开始在棚室生产中应用茄子嫁接技术,生产优质高效茄子,目前普及率在80%以上,山东省寿光市几乎全部使用茄子嫁接苗种植茄子,但目前我市生产中茄子嫁接苗的用量还很少,急需追赶和超越、提高。
目前,我国茄子生产上主要以托鲁巴姆作砧木,存在发芽难、出苗不齐,苗期生长迟缓、苗期偏长,幼苗有硬刺,不便嫁接操作,嫁接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难题,特别是托鲁巴姆近年来表现出明显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是抗黄萎病能力显著下降,田间染病株率上升到25%左右、病情指数高于12%,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和威胁了我市和我国茄子生产,急需解决。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十五”以来一直开展茄果类蔬菜砧木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目前育成了3个优良茄子砧木,可用于茄子嫁接使用,能够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茄子抗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嫁接后能增产50%~200%,而且茄子品质不降低、商品性不改变,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撰稿:廊坊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研究员 王明耀
2020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