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重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葡萄重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植保研究所 2996 阅读 2021-06-25 发布时间

    最近几年,我市葡萄栽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大部分农民没有很好的管理技能。管理水平差异非常明显,比如:由于施肥不当导致土壤的富营养化,引起葡萄黄化、枯萎甚至死亡,对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葡萄病虫害隐蔽性强,发生后危害巨大,如:早期霜霉病,发生时只在幼果果柄上,开始没有症状,当发现后已经蔓延到整个果穗,再喷药防治时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最终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如2008年发生在廊坊的早霜给我市葡萄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现代社会既要求高产的同时,也要求无公害,外观美、口味佳,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通过对过去葡萄管理经验的总结,结合葡萄自身生长特点,一套具有提质、增产、低污染的植保管理技术应运而生,现总结如下:

    葡萄的病虫害种类,分虫害和病害两大部分。

    首先说葡萄虫害,严重的共有三种:

    1.  葡萄绿盲蝽

    近年来该虫在我市葡萄产区为害严重,造成葡萄大幅减产、减收,已成为阻碍葡萄生产的主要害虫。春夏相交的季节,葡萄绿盲蝽以成虫、若虫、幼虫用刺吸口器为害花序、嫩茎和幼果等,小若虫多为害嫩芽和嫩尖,被刺吸处呈褐色小坏死点,当嫩芽长大、叶展开时,叶上有很多孔洞,叶片扭曲、皱褶、畸形,俗称破叶疯或开天窗。葡萄花梗、花蕾受害后干枯脱落。管理不善,整块地葡萄顶叶破破烂烂,严重影响观感和生长。绿盲蝽在当地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苹果、桃等果树枝上及杂草或浅层土壤中越冬。绿盲蝽若虫生活隐蔽,反应敏捷,爬行速度极快,看上去像大蚜虫但不群居。成虫喜阴湿怕干燥,有趋光性,飞翔能力强,行动活泼,日夜均可活动,但夜晚活跃,白天多在叶背、叶柄等隐蔽处潜藏或爬行。由于绿盲蝽在葡萄上危害是最近几年才爆发的,虫子又很隐蔽,所以果农经常误以为是黑痘病,错过防治适期,造成损失。

    防治方法:

    首先清除葡萄园周围蒿类杂草及杂树。葡萄园内切勿间作蔬菜。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降低园内湿度。控制肥量,防止徒长,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

    喷药是防治盲蝽蟓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使用高残留、高毒农药。当葡萄长到3叶期,盲蝽蟓即开始危害,结合防病混用高效杀虫剂防治盲蝽蟓,可选药剂有:25%氰马乳油,在葡萄开花前1500倍喷雾使用;48%噻虫啉悬浮剂,在葡萄开花时或幼果期4500倍喷雾使用;10%乙虫腈悬浮剂1500倍喷雾在幼果及以后使用。

    注意事项:喷药时间最好选在午后,此时盲蝽蟓处在静止期,晚上开始危害,此时用药可以让药剂在晚上发挥作用。喷药后当晚下雨第二天要重喷。当盲蝽蟓成虫出现后,喷药防治时要采用从外向内逐圈围剿的方法喷洒药剂,防止成虫迁飞。吡虫啉、啶虫脒、功夫菊酯等药效不佳,尽量避免使用。

    2.  葡萄蓟马

    葡萄蓟马是一种新出现的害虫,又称烟蓟马,此虫在我国葡萄产区已有广泛的分布,近年来对葡萄的为害有日益增长之势,我市各葡萄产区都有危害。蓟马葡萄蓟马虫体微小,黄色或褐色,善跳跃,不易被发现,因而常给葡萄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

    葡萄蓟马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幼果被害当时不变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缩,形成小黑斑,果粒长大后表皮有黑色或褐色木栓化层,严重的果粒变形、开裂或果面变花,成熟期易霉烂,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叶片受害出现不规则退绿的黄斑,严重的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新梢被害生长受到抑制,呈短缩状。

    葡萄初花期蓟马开始危害子房和小幼果,虫口高峰在5月末至6月初,即葡萄开花初期和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蓟马的若虫和成虫在副梢花序上危害花蕾和幼果,出现第2个危害高峰,这两次危害都影响葡萄品质。

    防治方法:与盲蝽蟓的防治方法相同,在防治盲蝽蟓时兼治蓟马。注意在花期和幼果期定期检查是否有蓟马危害的痕迹,如果要有,应尽快采取措施采取化学防治。较好的药剂有: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喷雾;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雾;1%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喷雾,喷药时间最好在下午。

    3.  葡萄毛毡病

    葡萄毛毡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嫩梢、幼果及花梗。叶片受害,最初叶背面产生许多不规则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其叶表隆起呈泡状,背面病斑凹陷处密生一层毛毡状白色绒毛,绒毛逐渐加厚,并由白色变为茶褐色,最后变成暗褐色,病斑大小不等,病斑边缘常被较大的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严重时,病叶皱缩、变硬,表面凹凸不平。枝蔓受害,常肿胀成瘤状,表皮龟裂。

    在我市广阳区部分葡萄园内有危害。该病实际上是一种虫害锈壁虱寄生所致,但人们习惯列为病害。锈壁虱为蛛形纲、壁虱目,和螨类是近亲。壁虱以成虫在芽鳞或被害叶片上越冬。翌年春天随着芽的萌动,壁虱由芽内移动到幼嫩叶背绒毛内潜伏为害,吸食汁液,刺激叶片产生毛毡状绒毛,以保护虫体进行为害。

        防治技术手段: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洁田园,把病残收集起来烧毁;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且深埋,防止扩大蔓延;芽开始萌动时,喷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壁虱;历年发生严重的园片,发芽后喷1.8%阿维菌素3500倍液,防治锈壁虱;发病初期,喷24%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可有效防治壁虱危害。

      第二部分讲葡萄病害部分

    葡萄病害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真菌病害,如:白腐病、霜霉病等;第二部分是生理性病害,如:裂果、黄化、大小粒、果穗缺刻等;第三部分是外界伤害所引起的病害,如:日灼、药害、雹灾等;第四部分是病毒性病害,如:环斑病毒病、扇叶病毒病、木栓病毒病、卷叶病毒病。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今天只讲几种严重的真菌性病害,葡萄最易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是葡萄霜霉病,依次次是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病、黑痘病。

    1.葡萄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降低当年产量;枝条不充实;冬芽不饱满,降低次年产量;诱发黄叶病。主要特征,叶背后沿着叶脉生长白色霉层,叶正面有片状黄化斑块。多雨、高湿、温凉气候易于发病。

    幼嫩果穗易感病,果柄受害最重,表面生白色少量霉斑,后枯死;果粒感病后果色变灰,并生有白色霉层,后期皱缩脱落,此即为早期霜霉病,是毁灭性病害。发生在刚做果或果粒长满果穗时,危害十分隐蔽。

    防治时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控制氮肥的过度施入,防止徒长;整枝,打顶时要做到通风透光,尽量少伤害葡萄枝蔓,采用掐小尖的办法促使叶片尽快成熟,总叶量达到葡萄的营养需求,一般一穗葡萄需要对应22片叶,巨峰等四倍体品种1417片叶一穗果。

    药物防治是最终解决方法,由于葡萄霜霉病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时要轮换用药,药量从少到多,尽量合用、少用,以提高药效。针对霜霉病的治疗药剂迄今为止出现了六代,以下是详细名单:       

    第一代:代森锌、百菌清、福美双、代森联

    第二代:乙膦铝、甲霜灵、噁霜灵、霜霉威、乙烯核菌利

    第三代:霜脲氰

    第四代:烯酰吗啉、氟吗啉

    第五代:氟吡菌胺、双炔酰菌胺、丁子香酚、氟吡酰菌胺

    第六代:腈霜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

    以上药剂都按农技师的推荐用量喷雾使用,购药时要购买国内外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要到信誉好的商店采购,切勿贪便宜,以免遭受损失。

    波尔多液是预防性无机杀菌剂,包括代森锰锌也是保护性有机杀菌剂,用来在发病间隔期保护葡萄不被病菌危害。但是红提葡萄不能使用含锰离子杀菌剂,有药害。

    2.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新梢、叶片,常年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5-20%,流行年份达60%以上,甚至绝收。

    此病的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就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遇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另外发病早晚、轻重与栽培方式关系密切,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重。发病与组织成熟度关系密切,此病不能在幼果上发病,只能在果实开始着色成熟时发生,而且越接近成熟,发病越重。病菌在地表及病残体中越冬,发病时,果梗、果柄上生有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造成果实变褐腐烂,果面生有灰白色小粒点,受振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有土腥味。

    防治方法:

    与霜霉病类似,培育壮树;整枝时要保证充足的叶量,保证果穗的营养供应。提高结果部位,半米以下不留果;果穗离主茎越远越好,树下杂草清理干净。

    发芽前用35度石硫合剂喷布全园,铲除病原。病害未发生时注意预防,可用安泰生800倍液喷雾。注意:波尔多液对白腐病无效。

    病害发生初期,用20%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进行治疗,效果理想。遇暴风雨或冰雹后及时用好力克3000倍进行治疗和铲除,防止病害暴发流行。果实近成熟期,用爱苗3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