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播前准备、滴灌系统安装、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储存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廊坊市辖区及生态环境相似区域花生滴灌节水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_ 油料类种子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 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3 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
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前茬为非豆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
土壤应符合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要求。
4 播前准备
4.1备种
4.1.1种子质量
花生品种选择冀农花1号等中早熟品种。
种子符合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_ 油料类种子标准。
4.1.2种子处理
花生剥壳前,选择晴天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把带壳种子铺放在土场上,厚度 5cm 左右,连续晒 3d。在播种前5d~10d剥壳为宜。剥壳后筛选出符合种子质量要求的种子,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杀菌剂拌种。
药剂符合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4.2施肥
按照亩产300kg荚果的产量,中等肥力地块每亩耕前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40kg、过磷酸钙50kg均匀撒施田间。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4.3除草
每亩用适于花生田苗前除草剂,按使用说明的剂量于旋耕前均匀喷在地表,使药和土壤混合均匀。
4.4整地
采用滴灌技术的地块,整地要求土壤深、松、平、碎、净。播种前深松旋耕土壤,打碎根茬、坷垃,及时清理田间草根、残茬及硬秸秆,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覆膜待播的要求。
5 滴灌系统安装
5.1 水源选择
选择井水、河水、水塘等为滴灌灌溉水源。
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要求。
5.2 配套设施
5.2.1供水系统
采用与田间管网匹配的电机、汽油机、柴油机等为动力的供水系统。
5.2.2 过滤设备
在输水主管道上安装筛网过滤器,定期对过滤器筛网进行清理。
5.2.3 田间管网、滴灌带的选用与布设
田间输水管道:地上主输水带采用直径6厘米PE软管,迷宫流管(侧滴灌管)采用管径:¢12mm~20mm,壁厚:0.2~0.5mm,滴水孔的间距:15、20厘米(根据种植密度选择),工作压力:0.05~0.15MPa(0.5~1.5kg) ,流量:1~2 L/h 的滴管带。覆膜-喷药-铺设滴灌带-播种一次完成,操作简便、灵活。
6播种
6.1播种期
花生播种的时期一般在土壤表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因此露地春播花生最佳播种期在5月1日至10日,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播种期可提前到4月下旬。
6.2 地膜
宜选用厚度≥0.008mm,宽度80cm~90cm聚乙烯无色透明膜或黑色地膜。
地膜选用符合GB 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
6.3 播种
采用平播或起垄栽培。起垄采用宽窄行,大行距50~55cm,小行距25~30cm,畦高10~12cm,小行距中间铺设滴一道滴灌带。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每亩密度为8000~10000穴,中下等肥力地块每亩密度10000~12000穴,播种深度3~5cm。播前没有除草的地块可使用适宜的苗后除草剂。
7 田间管理
7.1 滴灌补水
在初花期、结荚期遇到干旱要及时滴灌补水。
7.2 培土迎针
在封垄前,用耘锄深锄垄沟。把垄间松土培在花生基部,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使高节位果针及时下针。
7.3 根外追肥
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间有脱肥现象时,应每亩叶面喷施1%~2%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适量微量元素复混肥水溶液30kg进行根外追肥,全生育期喷施3次(初花期、盛花期、荚果膨大期)。
7.4化控
当植株生长至盛花期遇到多雨寡照,植株主茎高超过35cm有旺长趋势时要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止徒长。
8 病、虫害防治
8.1病害防治
花生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叶斑病等病害,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同时,在发病时喷施杀菌剂防治。
1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播前准备、滴灌系统安装、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储存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廊坊市辖区及生态环境相似区域花生滴灌节水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_ 油料类种子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 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3 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
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前茬为非豆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
土壤应符合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要求。
4 播前准备
4.1备种
4.1.1种子质量
花生品种选择冀农花1号等中早熟品种。
种子符合 GB 4407.2-2008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_ 油料类种子标准。
4.1.2种子处理
花生剥壳前,选择晴天上午 10 时至下午 4 时,把带壳种子铺放在土场上,厚度 5cm 左右,连续晒 3d。在播种前5d~10d剥壳为宜。剥壳后筛选出符合种子质量要求的种子,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杀菌剂拌种。
药剂符合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4.2施肥
按照亩产300kg荚果的产量,中等肥力地块每亩耕前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或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40kg、过磷酸钙50kg均匀撒施田间。
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4.3除草
每亩用适于花生田苗前除草剂,按使用说明的剂量于旋耕前均匀喷在地表,使药和土壤混合均匀。
4.4整地
采用滴灌技术的地块,整地要求土壤深、松、平、碎、净。播种前深松旋耕土壤,打碎根茬、坷垃,及时清理田间草根、残茬及硬秸秆,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覆膜待播的要求。
5 滴灌系统安装
5.1 水源选择
选择井水、河水、水塘等为滴灌灌溉水源。
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要求。
5.2 配套设施
5.2.1供水系统
采用与田间管网匹配的电机、汽油机、柴油机等为动力的供水系统。
5.2.2 过滤设备
在输水主管道上安装筛网过滤器,定期对过滤器筛网进行清理。
5.2.3 田间管网、滴灌带的选用与布设
田间输水管道:地上主输水带采用直径6厘米PE软管,迷宫流管(侧滴灌管)采用管径:¢12mm~20mm,壁厚:0.2~0.5mm,滴水孔的间距:15、20厘米(根据种植密度选择),工作压力:0.05~0.15MPa(0.5~1.5kg) ,流量:1~2 L/h 的滴管带。覆膜-喷药-铺设滴灌带-播种一次完成,操作简便、灵活。
6播种
6.1播种期
花生播种的时期一般在土壤表层5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因此露地春播花生最佳播种期在5月1日至10日,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播种期可提前到4月下旬。
6.2 地膜
宜选用厚度≥0.008mm,宽度80cm~90cm聚乙烯无色透明膜或黑色地膜。
地膜选用符合GB 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标准。
6.3 播种
采用平播或起垄栽培。起垄采用宽窄行,大行距50~55cm,小行距25~30cm,畦高10~12cm,小行距中间铺设滴一道滴灌带。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每亩密度为8000~10000穴,中下等肥力地块每亩密度10000~12000穴,播种深度3~5cm。播前没有除草的地块可使用适宜的苗后除草剂。
7 田间管理
7.1 滴灌补水
在初花期、结荚期遇到干旱要及时滴灌补水。
7.2 培土迎针
在封垄前,用耘锄深锄垄沟。把垄间松土培在花生基部,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使高节位果针及时下针。
7.3 根外追肥
在植株生长发育期间有脱肥现象时,应每亩叶面喷施1%~2%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适量微量元素复混肥水溶液30kg进行根外追肥,全生育期喷施3次(初花期、盛花期、荚果膨大期)。
7.4化控
当植株生长至盛花期遇到多雨寡照,植株主茎高超过35cm有旺长趋势时要及时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止徒长。
8 病、虫害防治
8.1病害防治
花生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叶斑病等病害,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同时,在发病时喷施杀菌剂防治。
药剂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8.2虫害防治
地上害虫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蓟马、火蜘蛛等。如有发生,可选用菊酯类乳油和杀螨类药物进行防治。
药剂要符合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9 适时收获
成熟标志是多数果壳硬化,网文清晰,颗粒饱满,70%左右荚果果壳内果皮白色海绵组织有黑褐色斑就可收获。
10 储存
花生储存需要掌握干燥、低温、密闭三要素。一般荚果储存要求含水量低于10%,长期储存含水量低于8%;储存堆温低于20℃。
药剂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8.2虫害防治
地上害虫主要有蚜虫、棉铃虫、蓟马、火蜘蛛等。如有发生,可选用菊酯类乳油和杀螨类药物进行防治。
药剂要符合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
9 适时收获
成熟标志是多数果壳硬化,网文清晰,颗粒饱满,70%左右荚果果壳内果皮白色海绵组织有黑褐色斑就可收获。
10 储存
花生储存需要掌握干燥、低温、密闭三要素。一般荚果储存要求含水量低于10%,长期储存含水量低于8%;储存堆温低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