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贮藏保鲜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桃贮藏保鲜技术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马建辉 2012 阅读 2021-07-05 发布时间

    桃是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水果,栽培面积较大,在我市的各县、市、区都有种植,尤其安次、广阳、永清、固安等地较为集中。桃极不耐存放,一般采摘后2-3天,果肉迅速软化、变色、失去食用价值,这也是造成果农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桃的贮藏保鲜技术推广工作十分重要。



    一、品种及贮藏特性

    桃不同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很大。一般早熟品种不耐贮藏和运输,中、晚熟品种的耐藏性较好,大久保、白凤、十四号、绿化九号等品种有较好的耐藏性。相对于不离核品种,离核品种、软溶质品种等的耐藏性差。桃对低温比较敏感,易发生低温伤害,大久保8℃以下发生冷害,绿化九4℃以下易发生冷害,-1℃以下会引起冻害。桃属呼吸跃变型果实,适当的低温、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都可以减少乙烯的生成量和作用,并可以减轻冷害的发生,从而延长贮藏寿命。

    二、采收前措施

    果实的采收前影响耐贮性因素包括: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树龄树势、植株负载量、结果部位等。栽培过程中施用磷、钾肥有助于提高耐贮性,氮肥过量使用不利于贮藏;采前浇水或降雨、果实含水量加大品质下降不利于贮藏;受病虫害侵染的果实呼吸强度大不能贮藏;老树、幼树、弱树果实品质不佳不耐贮藏;植株结果过多或过少果实质量差不易贮藏;果树中部通风透光条件最好,果实品质最佳,更有利于贮藏。

    三、贮藏技术

    ()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对桃耐贮性的影响很大,成熟度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果实采收时间因品种而异,采收过早会影响果实的风味,而且易遭受冷害。采收过晚,果实硬度下降,易受机械伤害而造成大量腐烂。因此,要求果实既要生长发育充分,即能基本体现出其品种的色、香、味特色,又能保持果实的肉质紧密,为适宜的采摘时间,即在果实达到七八成熟时采收。果实采收时要带果柄,否则果柄脱落处容易引起腐败。果实充分发育后,果皮开始褪绿,果肉稍硬,有色品种基本满色时为硬熟期。当果实底色呈绿色或淡绿色,果面茸毛开始减少,果肉稍硬,有色品种阳面开始着色时为七八成熟。硬熟期与七八成熟的果实较耐贮藏和运输。桃的成熟度不一致时,一般品种需采收23次。以早晨低温时采收为好,随采随处理,并拣出残、伤、劣质、畸形、污垢果实。采摘和搬运过程中,切记轻拿轻放,轻装轻卸,防止碰压伤。采收前半月停止浇水,遇雨延后采收。

    ()预冷

    果实采收后应迅速预冷,桃的预冷通常有风冷和0.5℃–1.0℃水冷两种冷却形式,生产上常用风冷法。对于易受冷害的品种也可以采用分段降温的方法,先将品温将至8℃维持1-2天,再将至贮藏温度。

    ()贮藏条件

    1、桃对低温比较敏感,易发生低温伤害,在-1℃以下就会引起冻害,一般贮藏适温为0-1℃。中、早熟品种贮藏温度为1-2℃。桃在贮藏期比较容易失水,要求贮藏环境有较高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为90%95%

    2、桃贮藏的适宜氧气浓度为1%3%,二氧化碳浓度为4%5%。入贮后要定期检查,短期贮藏每天观察1次,中长期每35天检查1次。

    ()贮藏方式

    1、冷库贮藏:在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桃可贮藏15天–30天。在冷藏过程中间歇升温处理可避免或减轻冷害,延长贮藏寿命,方法是:将低温下冷藏的桃,每隔2周左右升温至室温(18℃–20)1天–3天,之后恢复低温贮藏。

    2、气调贮藏:桃的最佳贮藏条件因品种而异,一般贮藏温度0℃,氧气浓度为1%3%,二氧化碳浓度为4%5%的条件下可贮藏15-45天。

    3、简易气调与保鲜剂贮藏:在没有条件实现标准气调时,可采用桃保鲜袋加气调保鲜剂进行简易气调贮藏。具体做法为:桃采收预冷后装入冷藏专用保鲜袋,附加气调保鲜剂,扎紧袋口,袋内气体成分保持在氧气浓度0.8%2%,二氧化碳浓度3%8%。在此条件下大久保、中秋分别可贮藏40天、55天–60天、60天–70天,果实仍可保持正常的后熟能力和商品品质。

    4、“1-MCP”保鲜剂处理:预冷后及时使用“1-MCP”保鲜剂进行保鲜处理,抑制乙烯的释放,降低呼吸强度,保持果实硬度、色泽,降低营养成分的消耗。可以大大提高贮藏性和货架期。贮藏时,二氧化碳浓度要低于8%,氧气浓度在5%14%。结合1-MCP处理后可以延长到60-75天。

    (五)贮藏管理

    1、入贮前对冷库进行清扫和消毒灭菌处理,包装容器也应消毒处理。

    2、入库前进行严格筛选、检验,剔除有机械伤害、病虫害以及腐烂的果实。

    3、贮藏期严格控制库温、及时通风换气,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冷害和病害以,发现果实衰老褐变,出现病害、腐烂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