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草也称墨西哥玉米,原产于中美洲。1979年,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从日本引入,原来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都有种植,现在已经发展到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也有种植。玉米草是一种高产优质饲草,适宜养殖企业和农户种植。

一、品种特性
玉米草是玉米近缘属大刍草的一个类型,为禾本科蜀黍属的一年生草木植物。玉米草形似玉米,须根发达,茎秆高大、粗壮,直径在1.5-2cm。植株直立、丛生,植株高可达3m,叶子披针形,叶长70-90cm,宽约8cm。单性花,雌雄同株,种子长椭圆形,成熟时褐色,颖壳坚硬,千粒重75-80g,不可食用。玉米草具有以下特点。
1、产量高:玉米草喜肥、喜水,在生长季节里可以多次收割。一般每亩地可以收获鲜草1-3万斤,产草量会随着收割茬次的增加大幅度提高,在适宜的种植地区,每年可以收割7-8茬。

2、适应性广:玉米草的生长期在180-230天之间,国内大部分农区都可种植。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15℃,最适生长温度25-35℃,能耐40℃高温,不耐霜冻,气温降至10℃时,停止生长,降至1℃以下时干枯死亡。玉米草需水肥量大,但不耐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ph值5.5-8的土壤均可以生长。
3、分蘖力:玉米草分蘖力极强,1株可有15-20个分蘖,肥水充足时分蘖可达30-40个。
二、饲用价值
玉米草茎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干草含粗蛋白13.8%、粗脂肪2.0%、粗纤维22.7%、赖氨酸0.4%,达到高赖氨酸玉米籽粒含赖氨酸的水平,因而消化利用率较高。用玉米草饲喂奶牛,产奶量比普通玉米高4-5%。玉米草的茎叶质地松脆、有甜味,是家禽家畜喜食的极佳青饲草。
三、栽培技术
播前应施足底肥、平整土地,并做成1.5米宽的畦。播前种子用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采用穴播或开沟点播的方式进行,每穴或每30厘米播种2粒,播种后覆盖细土3-4厘米,随即浇水。以后应保持畦面湿润,5天可出苗。玉米草一般实行春播或夏播,当温度稳定在15℃左右即可播种,插种量每1亩地用种子1.5-2斤。玉米草苗期在5叶前长势缓慢, 5叶后生长转快,并开始分蘖。苗高30厘米时,每亩追施氮肥8千克,并中耕培土。苗高40厘米可第1次收割。
四、收割和管理
玉米草苗期生长较慢,应早施速效追肥。待分蘖期植株高60 cm左右、分蘖达5个以上时,应重施分蘖肥,以利于分蘖萌发。等茎叶长至1m左右,可进行第一次收割,收割时应在分蘖点以上开镰,以后每隔20—25天收割一次。每次收割应比原茬稍高1-1.5厘米。 注意不能割掉生长点(即分蘖处),否则会影响再生,降低产量。每年可割3-5次,亩产鲜草1万kg以上,最高可达2万kg。收割时应留茬10-15cm,以利于再生。为促其早生快发,在收割前3-5天应先施尿素7-8kg,以促进玉米草尽早再生。如遇干旱,特别是收割后遇旱,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再生,以保证产量。如需留种则只能收割一次,亩可收种子50-70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