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散养技术和注意事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乌鸡散养技术和注意事项

    路国强 3274 阅读 2021-07-06 发布时间

    乌鸡又叫乌骨鸡,它的肉和骨头都是黑色的,营养非常丰富,很多人喜欢用乌鸡来煲汤,肉质鲜美,熬出的汤滋补效果好,适合补身体。市场上对于乌鸡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养殖户开始养殖,大多数人认为乌鸡养殖和其它鸡一样,养殖很简单,但是乌鸡因本身的特点,与其它鸡的养殖还是有较大区别的,想要高产高质的养殖乌鸡,就要注意养殖技巧了。

    乌鸡与一般鸡的饲养管理大致相同,但乌鸡的饲料要精,粗蛋白含量为14%~18%,日粮以谷物为主,并按精料的20%~30%喂青绿多汁饲料。自由采食砂子。乌鸡怕湿怕潮,鸡舍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饲料要足,每次喂料量以控制在1小时吃完为好。鸡舍和运动场地每年应换20厘米深新土一次。乌鸡体质娇弱、抗逆性差,发病后容易死亡。故重点应放在防病上。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要经常打扫鸡舍和运动场,勤换晒垫料。食槽、饮水器等每天应洗刷干净,每半月消毒一次。其次要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不能用疫苗控制的疾病,可针对病的发生规律给以有效的预防。

    乌鸡养殖应采取网上平养和地面散养的方式饲养。在地面散养时最好在鸡舍内设置高1米以上的栖架,让鸡栖息,可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乌鸡群体不宜过大,一般以100~120只较为适当。地面散养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期密度,可使乌骨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乌骨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一般1~10日龄,每平方米40~50只;10~20日龄,每平方米30~40只;20~30日龄,每平方米25~30只。

    乌鸡出壳后反应比其它鸡迟钝,不知饥饱,怕惊吓,对温度要求较高。一周龄白天为32℃,晚上34℃,以后每周下降1~2℃,待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刚出壳的雏乌鸡应先放在暗光下休息,10~24小时后给予强光饮水、开食,以后把光减弱,用一个15W白炽灯即可。饮水先用0.2%的高锰酸钾水,可往它嘴中滴几滴糖水,等拉下胎粪就会吃食。

    乌鸡散养注意事项:第一,对雏鸡应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注意保温和防潮,要保持生活环境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栏舍干燥。饮用水要清洁卫生,食槽、饮水器每天要洗刷干净,每半个月消毒一次。垫草要勤晒勤换。第二,母鸡在冬季要补充光照,同时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才能多产蛋。冬天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3—14小时,同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可提高产蛋率22%。具体办法是:从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灯泡,每天5时到18时,17时到20时,24时到后半夜2时,给予光照和补饲。在补充光照时,不要突然明暗,以免引起鸡群的惊慌。第三,及时给抱窝鸡“醒抱”。乌鸡容易抱窝,并且时间长,因此要注意及时“醒抱”。醒抱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是喂仁丹,效果好。具体做法是:发现抱窝的鸡要及时在每天早上和晚间各喂仁丹15粒左右,连喂3—5天。然后,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这样一般7—12天后就可以恢复产蛋了。第四,雏鸡的消化机能弱,所以一定要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小米饼拌入熟蛋黄按18只雏鸡每日拌1个,10日龄后可以在饲料中加入 10%—20%玉米面,8%—10%切碎的青饲料,1%—1.5%的骨粉,1%—1.5%的鱼粉和0.5%清水洗净的细砂粒。30日龄后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并加入骨粉、鱼粉、贝壳粉等,同时每天还要喂1—2次粒料(如小米、大麦、小粟等)。第五,疾病防治,乌鸡常见的疾病包括副伤寒、鸡白痢和寄生虫病,注意进行药物预防和治疗,同时,注意严格按照乌鸡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如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对于生长快慢不一,体质强弱不匀的要进行分群饲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