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林下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赵春霞 1357 阅读 2021-07-06 发布时间

    林下种植大豆能充分地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通过挖掘时间和空间的潜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该模式更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提升耕地质量。一、品种选择

    林下种植大豆,品种的选择很关键。所以我们应该首先选择适宜林下种植的大豆品种。

    选株高:一般选的株高是70~80厘米,过低产量低,过高容易倒伏。

    选株型:应选透光性好的,如株型呈宝塔型的上窄下宽的品种。

    选长相:选植株长相收敛的,叶柄短且与主茎夹角小的,上部叶片变小变尖的。

    选适应性:选抗逆性强的,主茎弹性好抗倒伏的、抗炸荚的品种,底荚高度高于10厘米,成熟时落叶性好的品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能达到增产增收,省工增效的目的。

    选审定品种:选用经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且本区域在审定范围内,并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示范的品种。

    二、确保播种质量

    (一)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秋季深翻,春季耙平。结合播前旋耕一次性将底肥施入土壤中一般使用三元素复合肥20千克/亩左右

    (二)适时播种。大豆播种的最佳时间为620日左右,迟也不应超过6月底

    (三)确定种植密度。根据地力情况播种早晚以及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大豆种植密度一般为1.2~1.5万株/亩;地力较好且播种较早的地块和适合稀的品种每亩留苗密度可稍低一些,在1.3万株左右,地力较差或播种较晚的地块以及适合密植的品种每亩留苗密度可在1.5万株左右。

    (四)确定树豆间距。根据树龄的大小和树木的品种来共同决定树木与大豆的行间距,树龄小的或者树木品种遮阴度小的间距小一些,一般情况下一年树龄树豆间距在80厘米左右,随着树龄的增加间距适当增大。

    三、田间管理

    大豆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水肥管理,主是如何提高水肥的利用率,做到既能节约种植成本又能改善大豆营养状况,充分挖掘大豆高产潜力

    (一)前期(苗期)管理。主要是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壮。

    (二)中期(花荚期)管理。本时期为大豆的花荚形成期,也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是大豆一生需水需肥的第一高峰期此期遇旱要及时浇水。

    (三)后期(鼓粒期)管理。大豆结荚鼓粒期是一生需水需肥的另一高峰期,这时缺水缺肥都大量落荚和影响灌浆造成秕粒,使大豆减产严重。早衰现象的地块,及时补肥。

    四、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大豆病虫草害的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重点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