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钾大量元素,钙、镁、硫中量元素,铜、铁、锌、硼等微量元素,桃树缺素会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一、桃树缺氮症
氮是合成植物体内氨基酸的重要元素,也是核酸、磷酸、叶绿素、多种维生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尤其是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大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后期叶片逐渐形成离层而脱落。缺氮时新梢生长短,花芽少,叶片也小,为浅绿色,颇似缺钾的树。但是缺钾时,顶梢较细,节间长。叶肉红色斑点是缺氮的特征。
二、桃树缺磷症
初期全株叶片呈深绿色,常被误认为施氮过多,若此时温度较低,可见叶柄或叶背的叶脉呈红褐色或紫色,随后叶片正面呈红紫色。
三、桃树缺钾症
叶片上卷,夏天中期以后叶变浅绿色,后来从底叶到顶叶逐渐严重。严重缺钾时,新梢中部叶叶缘上卷并向后弯曲,叶缘焦枯。随着叶片症状的出现,新梢变细、节间长,花芽减少,果实少而小早落。
四、桃树缺铁症
桃树缺铁症又称黄叶病、白叶病、褪绿病等,在盐碱土或钙质土的果区更为常见。缺铁症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片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难以转移,所以缺铁症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
五、桃树缺锌症
锌与植物的生长素及叶绿素形成有关。缺锌时新梢节间短,叶片小,顶端叶片挤在一起呈簇状,也称为小叶病。在初期阶段,叶脉间呈现不规则的黄色或褪绿部位,这些隔离的褪绿部位逐渐融合成黄色伸长带。缺锌的树果小、果形不整,成熟的桃果多破裂。在一棵树上,叶和果实症状会只出现在一个大枝或数个大枝上,而树的其余部分看起来似乎是健康的。
六、桃树缺钙症
钙是植物组成细胞壁胞间层的重要元素。较老的组织中含量很多,不易转移,不能被再次利用。桃树对缺钙很敏感,缺钙时顶端生长减少,老叶的大小和正常叶相当,但幼叶较正常的小,叶色浓绿,无任何褪绿现象,后来,幼叶中央部位呈现大型褪绿坏死部位,侧短枝和新梢尤为明显。老叶接着出现边缘褪绿和破损,最后叶片从梢端脱落,发生梢端顶枯。缺钙可削弱桃树根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幼根的根尖生长停滞,在近根尖处生出许多新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