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有机农业 走向生态文明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认识有机农业 走向生态文明

    植保研究所 李兴林 704 阅读 2021-07-06 发布时间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来源于土地,这是对农业的大致定义,通常说到的农业,或“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还有另一个概念:包括有农、林、牧、付、渔的“大农业”,犹如说到环境时,原来的说法是:山河国土,现在说法是更加具体的生态文明:“山水林田路湖草”。

    有机农业,一般是指种植业的一种生产方式。

    种植业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在原始社会,叫“原始农业”;进入封建社会,直到现代社会的化学肥料出现并使用之前,叫:传统农业;化学肥料、农药大规模使用后的农业,叫做“化学农业”,化学农业普及后成为农业的主要形态后,也被称作“常规农业”。常规农业通过工业化生产的工业品“农药、化肥”的使用,来保证产量实现,甚至以管理工业生产的方式管理农业,也叫做:工业化农业。

    以没有生命涉及的工业思维、生产方式的来对待有生命生长过程的农业,其先天缺陷可想而知,是粗暴、野蛮的,充满了对生命自身的漠然,缺乏敬畏之心,其对环境的破坏、乃至毁灭,渐渐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活。

    现代社会对化学农业的引进,让人口众多的中国,终于摆脱了“挨饿”,也让拷问“谁来养活中国人”成为历史;可随着化学农业在中国的延续,在西方曾经出现的弊端,也日渐显现: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乡村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与国际农业安全等重大农业安全问题。


    目前国家也提出“减肥”计划,以减少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用量,向有利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方向引导,这种逐渐减少工业品投入的农业,有一个新的名字:生态农业;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种植业出现了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等的生产方式,由于发源地不同有不同流派:日本的自然农法、BLOF(生态协调有机农法),巴西的炭素循环农法,欧美的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澳洲的活力农耕等。


    有机农业,这个生产方式提出于欧美工业文明后期,是西方工业化农业实行几十年后,发现了土地日趋板结,产量逐年下降,伴随着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问题,欧洲的有识之士,著名的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在1934年提出了“生物动力农业”,之后演化出现了“有机农业”的概念。

    有机农业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样,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有机产品品质符合人体健康要求,也对环境有恢复的效果,产量下降却难以避免。

    有机农业进入我国已经30多年来,也同样遇到了西方所遇到的问题,使得中国的有机农业也在低产、高质中,陷入尴尬境地。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有机农业终于迎来了转机:出现了众多新的思路和产品,比如:G氏生物固氮菌肥,做到了“有机好吃不减产”;食品级产品防治作物虫害的庄家沐浴露代替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人工养殖螳螂控制虫害的发生程度,重建作物生态系统的技术体系;发酵床养猪方面成功解决了种养结合、节水、可利用秸秆、节料、无臭、不污染环境,培肥地力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有机农业的最大肯定和支持。有机农业,对人类的存续与发展,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有机农业构建与发展,采用综合生物科技方法,通过有机肥,生物肥、矿物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将化学农业生产体系中“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来循环使用,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保证食品安全,实现了“有机好吃不减产”,可以在一个区域所能提供的食品总量,甚至还大于了化学农业。


    有机农业解决了化学农业带来的诸多安全问题,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彻底终止并根除化学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认知、了解并选择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不仅是支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可以让自己和家人享用到完全营养食品,会更加健康、快乐,消除身体“隐性饥饿”,提高身体免疫力,消费者与有机生产者的相互理解、信任的建立,可以通过消费的力量,共同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


    有机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必将兴盛于生态文明时期,在中国大地,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