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花生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地膜花生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石颖 575 阅读 2021-07-07 发布时间

    花生是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零食,我市的地膜花生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提高花生的产量呢?

    花生要想高产,除了种植环节,田间管理也不容忽视。应该根据花生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和长相,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达到全苗、株壮、花多、花早、花齐、针多、果多、果饱,才能获得花生高产。分3个时期讲一讲花生的田间管理。

    前期是从出苗到开花的时期。播种后5-7天要经常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幼苗出土被膜盖住,要及时破膜放苗,再把播种口盖严。出苗后,及时清除苗眼杂草,对膜内的杂草,采用压土的方法,见草就压,草死后撤土。畦沟内的杂草,结合中耕铲除。(苗齐后亩用0.2%硼砂水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提高花生产量。)

    中期是花针期和结荚期,一是要注意中耕培土。培土应在封行前和大批果针入土前进行。培土时应做到不伤针、不压蔓,二是要做到旱灌涝排,(花针期浇水以喷灌为好,喷灌不仅节约用水,而且土壤板结轻,有利于果针入土。结荚期浇水以沟灌为宜。)三是针对不同长势的花生,分别管理。对生长弱的花生,有脱肥现象的田块,要进行叶面喷肥防早衰,可采用1%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高产田植株有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情况,除控制肥水外,还可以采取喷矮壮素或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抑制徒长。 四是 踩秧,在花生生长旺季,人工踩秧,能控上促下,促使果针下扎。方法是:选晴天下午3时后,用脚将直立的花生秧踩倒,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促使果针早入土达到增果增收的目的。五是及时治虫 结荚期棉铃虫、蛴螬等害虫侵害花生,应注意虫情调查,及时防治。     

    后期是饱果成熟期,这时根系吸收土壤水肥的能力很弱,对土壤水分要求减低,只要不太旱,一般不要浇水,如果秋雨过多,土壤湿度过大,地温低反而影响荚果鼓粒,而且容易造成烂果,降低产量和品质,应注意排水防涝工作。对旱衰缺肥的花生田,为了促进花生籽实饱满,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采用2%一4%的过磷酸钙溶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每次每亩用液量为75100千克,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如果再加12%的尿素水溶液一起喷洒,效果更好。当花生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开始脱落,标志多数花生荚果已经成熟,进入收获适期。花生收获后,要及时、彻底回收废膜,防止污染土壤。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