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点蜂缘蝽的识别和危害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豆点蜂缘蝽的识别和危害

    王继良 2800 阅读 2021-07-07 发布时间

    点蜂缘蝽是豆科作物上一种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我国黄淮及南方大豆栽培区发生危害较重。2014年和2015年在我省的沧州和保定两市均出现地块绝收的情况,廊坊地区近几年也有点片发生。这种昆虫属于半翅目缘蝽科,是东南亚特有种类,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及马来西亚,国内分布较广。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往往群集为害,致使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严重时全株枯死,颗粒无收。除了为害大豆、菜豆、蚕豆、豇豆等豆科作物外,还能危害水稻、甘薯、丝瓜、莲子等作物及柑桔、桃、梨、桑、芒果等果树。

    一、如何识别点蜂缘蝽

    点蜂缘蝽成虫体长1517毫米,狭长,黄褐至黑褐色,被白色细绒毛。头在复眼前部成三角形,后部细缩如颈。触角第一节长于第二节,前三节端部稍膨大,基半部色淡。喙伸达中足基节间。头、胸部两侧的黄色光滑斑纹成点斑状或消失。前胸背板前叶向前倾斜,前缘具领片。小盾片三角形。前翅膜片淡棕褐色,稍长于腹末。腹部侧缘稍外露,黄黑相间。足与体同色;后足腿节粗大,有黄斑,胫节向背面弯曲。腹下散生许多不规则的小黑点。橘黄色,半卵圆形,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附着面弧状,上面平坦,中间有一条不太明显的横形带脊。若虫共5龄,其中14龄若虫体似蚂蚁,5龄体似成虫,仅翅较短。各龄体长:1龄体长2.83.3毫米,2龄体长4.54.7毫米,3龄体长6.88.4毫米,4龄体长9.911.3毫米,5龄体长12.714毫米。点蜂缘蝽的卵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半卵圆形,附着面弧状,上面平坦,中间有一条不太明显的横形带脊。 

    二、点蜂缘蝽的危害特点

    点蜂缘蝽的若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大豆,成虫危害最大,危害方式为刺吸大豆的嫩叶、嫩茎、花、荚的汁液。廊坊地区春、夏大豆开花结实时,正值点蜂缘蝽第一代和第二代羽化为成虫的高峰期,从而造成大豆的花、荚脱落,生育期延长,果荚不实或形成瘪荚、瘪粒,严重时全株瘪荚,颗粒无收。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