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是城市园林绿化中“五小害虫”之首,种类多、危害大,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常群集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
蚧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营固定生活,即形成蚧壳虫。
一、蚧壳虫常见种类:
1. 草履蚧
主要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等花木。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早春2月,幼虫就开始上树危害。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4月份危害最重。
2. 吹棉蚧
主要危害芸香科、豆科、菊科、蔷薇科和茄科等植物。如柑桔类、苹果、梨、葡萄、樱桃、柿、栗、枇杷、杨梅、石榴等,吸食树体汁液,诱发煤烟病,引起落叶、枯梢、树势衰弱。一年发生代数,各地不同。
3. 康氏粉蚧
主要危害金桔、刺槐、樟树、佛手瓜、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葡萄君子兰、麒麟掌、竹节万年青等。若虫和雌成虫刺吸芽、叶、果实、枝叶及根部的汁液,嫩枝和根部受害常肿胀且易纵裂而枯死。一般1年发生3代,各代幼虫孵化盛期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
4. 日本龟蜡蚧
危害植物的种类很多,如罗汉松、五针松、马尾松、雪松、黑松、金钱松、绣线菊、玫瑰、樱桃、冬青、大叶黄杨、榆树、龙爪槐、白杨、大叶柳、河柳、垂柳、桃、李、杏、山楂、苹果、梨等。3~4月开始取食危害。同时它的排泄物还可诱发煤烟病的发生,使植株密被黑霉,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并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5. 朝鲜球坚蚧
主要危害桃、李、海棠、苹果、杏等果树及榆叶梅、梅花。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盛。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6. 桑白蚧
主要危害桃、李梅、杏、桑、茶、柿、枇杷、无花果、杨、柳、丁香、苦楝等。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叠,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3月底4月初开始危害,5月下旬是幼虫孵化盛期。
7. 褐圆蚧
褐圆蚧寄主较广,主要危害柑桔、柠檬、椰子、茶、银杏、棕榈、杉、松、玫瑰、山茶、无花果等;可危害树干、枝、叶和果实。枝干受害,表现为表皮粗糙,树势减弱;嫩枝受害后生长不良;叶片受害后叶绿素减退,出现淡黄色斑点。一年发生3~6代。初孵幼虫盛发期第1代在5月中旬,第2代在7月中旬,第3代在9月上旬,第4代在11月下旬。
8. 红蜡蚧
主要为害枸骨、月桂、栀子花、桂花、柑橘、茶、苹果、梨、樱桃、柿、荔枝、杨梅、无花果、芒果、石榴等,成虫和若虫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杆上和叶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虫多在植物枝杆上和叶柄上危害,雄虫多在叶柄和叶片上危害,并能诱发煤污病,致使植株长势衰退,树冠萎缩,全株发黑,严重危害则造成植物整株枯死。虫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
9. 白蜡蚧
主要危害女贞、小叶女贞、白蜡树、水蜡树、秦皮、漆树等,雌虫常分散单个生活;雄幼虫则密集成群,固着在寄主枝条上生活,其所分泌的白色蜡质覆盖物极丰富,围绕树枝,似裹败絮,经提制即成白蜡。雄幼虫固定枝干,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严重时,整个枝条呈白色棒状。每年5月~ 6月为幼虫孵化期,此阶段是最佳防治时期。
10. 矢尖蚧
主要危害金桔、大叶黄杨、百日红、瓜子黄杨、香橼、柑桔、木瓜、枸骨、白蜡树、龙眼等;一年可发生2~3代,少数的也有第4代出现。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中、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7月中旬出现第二代幼虫,9月上、中旬出现第三代幼虫。
二、蚧壳虫的防治:
介壳的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卵盛孵期到若虫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防治蚧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 抓住关键防治时期(卵孵化盛期至幼虫盛发期)用药
推荐使用内吸性杀虫剂,如噻虫嗪、杀扑磷、双叉(25%啶虫·毒死蜱)等,双叉防治蚧壳虫,初期每瓶兑水200~300公斤,中后期兑水150~200公斤。
2.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1)利用天敌防治。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可有效防治吹绵介。
(2)结合整形修剪,烧毁带虫枝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