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猪丹毒流行情况
每年进入雨季,高温高湿的夏季猪场爆发细菌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就包括猪丹毒,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有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徐强等2012),在中国80年代与猪瘟、猪肺疫称为中国三大猪病,发病猪表现体温突然增高到42-43℃,病猪食欲减退或不吃,精神萎靡、不久,在鼻部、耳部、颈部、胸、腹侧等部位,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尤其以“菱形”癍为典型特点,逐渐变为暗紫色,早期用手按压退色,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晚期手压不褪色,很快死亡,部分猪口腔内和鼻腔内带有血色粘液;另外有些病猪伴随有腹式呼吸,喘气症状。临床解剖以心脏出现“菜花”心为典型特征,肾脏则为大红肾。发病快,死亡率高,所以该病重在防疫和早期治疗。
2、耐药情况
查阅国内多篇报道猪丹毒耐药性相关文献,2014年万培伟等对江西南昌市某规模猪场爆发丹毒疫情采取病样分离猪丹毒后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显示猪丹毒对青霉素、复方阿莫西林高度敏感;2014年薛辉等人在广西猪病样中分离得到的猪丹毒杆菌进行药敏实验后发现丹毒对四环素等多类抗生素严重耐药,建议猪场爆发丹毒疫情时首先选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2016年王力波等人在南方广西多地猪场分离到菌株采取药敏实验发现猪丹毒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如阿莫西林。
3、丹毒防治
⑴、隔离病猪和可疑病猪,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进出猪场,同时在栏舍门口用烧碱水踩鞋消毒,舍内过道撒生石灰;
⑵、育肥猪猪接种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
⑶、根据发病季节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发现可疑猪仔后应全群采取大剂量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每1吨饲料添加复方阿莫西林1公斤,进行拌料自由采食,发病猪注射用青霉素按3万IU每公斤计量,每天两次,恢复采食后继续连用2-3天,以防反弹。
最近南方多地区出现大雨暴雨雨天气,一方面雨水冲刷地面,使得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有机会扩大感染,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吃进去带有猪丹毒杆菌的食物(城市郊区养泔水猪情况尤为严重);另一方面闷热潮湿的天气导致猪群体感温度上升,免疫力低下,为发病提供了温床;最关键的是今年国内多地检测到变异蓝耳病毒-NADC30like毒株,导致猪群猪瘟、猪丹毒抗体保护不整齐,尤其是猪瘟隐形携带,遇上天气突变、运输转群等应激极容易爆发疾病,应引起广大养殖户朋友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