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番茄植株长势衰弱,基部叶片变黄、变褐,从复叶的叶端向叶柄蔓延,病株的叶片自下向上枯黄,植株发病部位不定根明显,拔起病株可发现根系坏死,且主根呈螺旋状盘绕生长。后期发病植株全株叶片枯黄、下垂、萎蔫,继而成片枯死。
二、防控关键技术
1、选用抗性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番茄品种。并采用带包衣的种子育苗或育苗前进行药剂浸种杀菌。
2、嫁接防病:可选用廊坊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番茄抗病砧木品种——科砧1号、科砧2号进行嫁接防病。
3、轮作倒茬:建议与黄瓜、葱、蒜等蔬菜实行3~5年轮作。
4、土壤消毒:每亩用土壤消毒剂6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
5、控肥控水: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平衡施肥;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6、高温闷棚:一茬番茄采收后,利用夏季高温及时进行高温闷棚,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基数。
7、菌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采用荧光假单孢杆菌制剂500倍液灌根防治。
8、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采用苯甲·嘧菌酯1000倍液灌根防治;或苯甲·嘧菌酯、噁霉灵1:1混合的1000倍液灌根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