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豆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

    赵春霞 914 阅读 2021-07-22 发布时间

    大豆生长期间容易受台风、强降雨、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因此,要因地制宜做好科学应对。

    一、涝害防灾减灾技术

    近期强降雨频繁,部分大豆地块有淹水形成涝害的风险,当前大豆正处于苗期和分枝期,抗涝能力较弱,应采取以下防涝减灾措施,降低对产量的影响。

    (一)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是抗涝救灾的最根本措施。清理田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消除渍涝。加深地头排水沟,确保自流排水通畅。排水不畅的地块,采用机械排水,确保消除渍涝。

    (二)及时中耕散墒

    在地面泛白时及时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层,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高度为1012厘米,增强抗涝、抗倒能力。

    (三)合理追肥

    结合中耕亩追施尿素10千克,并在鼓粒中后期重点进行叶面喷肥,每710天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12次,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大豆鼓粒。

    (四)加强病害防治

    渍涝容易诱发大豆根腐病和锈病,应加强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根腐病。

    喷施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大豆锈病。

    二、强风倒伏防灾减灾技术

    强降雨往往伴随大风、强风,容易造成大豆植株倒伏。应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大豆开花期以前遭遇大风,出现倒伏的,可不采取措施,靠植株自我调节进行恢复,基本不影响产量。

    开花期以后严重倒伏的,如倒伏4级(植株倒伏于地),会影响以后的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造成减产。建议不要人工强行扶起,以免植株折断形成二次伤害,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有条件的可以人工适当扶起,两行对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荚,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进行叶面喷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减少落花、落荚,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如有脱肥现象,可同时叶面喷施0.5%尿素。间隔57天,晴天下午3点后,连喷23次,建议无人机作业。

    三、干旱防灾减灾技术

    近些年干旱频发,且在大豆不同生育期均有可能发生。大豆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若出现严重干旱,均应及时灌溉。大豆苗期抗旱能力较强,适当干旱可起到蹲苗的作用,促进根系下扎和缩短基部节间,提高抗倒伏能力。

    开花结荚期是大豆需水最多的时期,干旱会造成落花、落荚,应及时浇水。

    鼓粒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干旱会造成秕荚、秕粒,降低有效荚数和百粒重,严重影响产量,应及时浇水,并于鼓粒初期亩追施尿素5-10千克。

    四、冰雹防灾减灾技术

    雹灾造成大豆叶片破碎,降低光合作用。可在灾后,追施速效氮磷钾复合肥,促使大豆尽快恢复生长。同时雹灾伤口容易感染病害,应710天喷施一次杀菌剂和叶面肥,连续喷施2次,增强抗病能力。

    五、虫害防治技术

    近些年大豆点蜂缘蝽、烟粉虱、斜纹夜蛾、蛴螬等虫害发生较频繁,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点蜂缘蝽是大豆虽结荚但荚中无粒的主因,主要防治方法是在大豆现蕾和开花初期,用高效氯氰菊酯加阿维菌素或高效氯氰菊酯加甲维盐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0%杀灭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或50%氰戊菊酯乳油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食叶性害虫。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扑虱灵)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3-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烟粉虱。

    蛴螬严重的地块大豆于鼓粒期表现为植株早衰、叶片变黄、根部自地面以下被啃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可采取播种时药剂拌种,出苗后用黑光灯诱杀成虫,鼓粒期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毒死蜱或辛硫磷进行撒施或者灌根防治。

    六、绝产地块补救技术

    对于因灾害造成绝产的地块,根据灾害发生时间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苗期绝产地块,应及时抢种生育期较短的大豆品种或种植鲜食大豆、绿豆、速生蔬菜等。中后期绝产地块,要及早清除田间植株,种植萝卜、白菜、菠菜等,尽量减少损失。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省大豆产业体系环京津综合试验推广站   2021年721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