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灾后管理技术要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玉米田灾后管理技术要点

    畜牧研究所 829 阅读 2021-07-28 发布时间

    进入夏季强降雨天气,致使部分农田出现渍涝,农作物倒伏。为做好当前抗灾救灾工作,日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写了《玉米灾后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发给广大农业种植者,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搞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意见指出,对出现沥涝积水及发生受淹的田块,及时疏通沟渠,利用或开挖排水沟,或采用机泵等设施,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长时间浸泡。叶片上有大量污泥的玉米,排水时要及时清洗污泥,以增加叶片受光面积,促其尽快恢复光合能力。

    已经排除田间积水的地块或受渍害的地块,雨后天晴,要适时进行中耕锄划,以便土壤散墒、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恢复生长,破除土壤板结。中耕时,尽量不要损伤刚长出的气生根。对于出现倒伏的玉米植株,可视情况将植株扶正,基部围土压实,防止二次倒伏,促气生根早发。

    受涝渍危害的玉米,一般表现为叶片发黄,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灾后,要及早补施速效肥,促其恢复生长。处于大喇叭口期的夏玉米,要将大喇叭口期追肥与灾后施肥相结合。尚未追施穗肥的夏玉米,每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已经追施穗肥的地块,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10公斤。

    受灾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抵抗病虫危害能力降低,加之灾后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极易诱发病虫草害,各地要重点做好玉米螟防控工作。要加强夏玉米褐斑病、根腐病、顶腐病和春玉米大斑病等病害的防控。夏播区早春播种的春玉米,要防止雨后骤晴时青枯病的发生。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