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清洁化生产、绿色防控等生态培育措施种植药用植物,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根据中药材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区环境特点,采用不同的生态种植模式培育中药材。主要包括林下种植、草地混植、单一种植、间套作种植、轮替种植和生态景观种植等模式。

1. 林下种植。依托森林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充分利用林分营养和空间层次的协调互补关系,对中药材品种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在林内开展的种植活动。
2. 草地混植。在不对草原原生植被造成破坏和外来生物侵害的前提下,选择利用和采收地上部位的中药材品种,在人工草地适生区适度播种,形成中药材与原生植物共生的混植群体,收获时不造成地表裸露,达到药草兼容和生态保护双重目的。
3. 单一种植。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药原则,在适宜的林地、草地等种植区,选择适生的单品种中药材,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培育。
4. 间套作种植。利用植物的生物互作共生特点,选择适宜的林草植物、菌类与中药材,或两种中药材,进行合理组合种植。
5. 轮替种植。选用适合的中药材品种,在季节间和年度间采用茬口选择、适时种植等方式进行合理有序轮作种植。
6. 生态景观种植。遵循生态学原理,引入景观设计理念,选择景观效果好的中药材品种,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丰富多样、群落稳定、观赏性强的生态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