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是指在生态条件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根据中药材生长发育习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模仿中药材野生环境和自然生长状态,再现植物与外界环境良好生态关系的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一、仿野生栽培的基本原则
1. 保护优先,效仿自然。以保护林草中药材野生资源和原生环境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为前提,利用适生境自然状态,模仿植物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栽培模式应与栽培区(地)生态承载力相适应,为中药材生长提供野生状态无法满足的必要条件,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
2. 互作共生,优化模式。利用生物互作共生原理和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功能,充分发挥适生境下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科学选择配置林草中药材优良品种,优化资源利用技术和方法,创建循环高效的仿野生栽培模式。
3. 提升品质,确保安全。突出仿野生栽培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环境友好的投入品和生物植保技术及效仿自然的栽培方法,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产品,维护适生境自然条件及要素,确保栽培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林草中药材优良品质。
二、主要栽培模式
1. 林荫栽培:合理利用林下空间,在林下开展喜阴、耐阴的中药材栽培。
2. 寄生附生:在郁闭度、空气湿度适宜的林地中,选择寄生或附生类林草中药材进行仿野生培育。
3. 野生撒播:在自然环境当中,选择野生性和自播性强的林草中药材品种,以撒播方式进行播种,药材生长始终处于自然状态。
4. 景观仿野生:遵循生态学原理,引入景观设计理念,选择景观效果好的林草中药材品种,通过种子混播或种苗栽植,采用仿野生技术,合理配置中药材品种,形成丰富多样、群落稳定、观赏性强的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