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模式简介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模式简介

    王桂英 1630 阅读 2021-09-23 发布时间

            林草中药材野生抚育是指在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对原生境内自然生长的中药材,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生态环境特点,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辅以轻微干预措施,提高种群生产力的一种中药材生态培育模式。

     一、基本原则 

    1. 保护优先,遵循自然。保护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与原生境,保持中药材植物生态系统自然性和完整性,遵循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规律,遵从野生中药材植物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保障其在原生境条件下的优良药性。


    2. 因材施策,轻微干预。根据野生中药材自身特性和原生境自然条件差异,施以针对性的轻微抚育措施,促进其自然生长与天然更新,维护自然群落动态平衡,避免过度干扰造成破坏。

    3. 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在充分保护林草中药材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抚育方案和采收计划,维持原生境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种群更新可持续性,实现野生中药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

    二、抚育模式 

    依据林草中药材原生性特点和生境状况,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分、养分等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充分结合目标中药材资源分布和蕴藏量,合理确定林草中药材资源保护、原生境保育与采收利用相协调的抚育模式,主要包括封育模式、轮采模式、密度优化模式、多维调控模式、定向抚育模式。


    1. 封育模式。根据野生中药材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采用分时、分区封闭管理的模式。封闭期内,抚育区禁止人为干扰,主要依靠天然更新能力,维持目标种群的生产能力。

    2. 轮采模式。根据目标中药材品种、年龄、生长情况、成熟周期等差异特点,选用分区、分批和分期的方式,依次轮流采收药用部位或药用部分,达到优质、高效、持续生产的目的。

    3.密度优化模式。对过于稀疏的目标林草中药材群体,采用保护母树幼树(成株幼株)、补播、补植、辅助繁育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提升种群密度;对过于密集的目标林草中药材群体,采取疏伐、移栽等措施,降低种群密度,控制群体适宜规模和均匀度。

    4. 多维调控模式。根据目标林草中药材生长的具体情况,采用轻微的卫生抚育、地表清理、局部松土、整形修剪、养分补充、水分调节等措施,必要时搭建生长辅助设施,优化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5. 定向抚育模式。在自然条件允许且不造成环境压力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诱导、定向调控等方式,调节药用部位生长或促进药用部分形成,实现抚育目标。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