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生产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香菇菌棒生产技术

    于桂凤 1740 阅读 2021-09-24 发布时间

    1.菌种和栽培料配方

    生产中采用的菌种为武香1号,属高温型菌种。栽培料配方为,木屑60%、棉籽皮20%、麸皮13%、玉米面3%、糖1%、石膏1.5%、磷酸二铵1%、营养素0.5%

    2.制棒

    2.1 拌料。采用拌料机拌料,每次拌干料重210kg。按配方将棉籽皮35kg、粗木屑100kg、细木屑40kg、麸皮26.5kg、玉米面5kg、石膏3.5kg放入拌料机中,将糖、磷酸二铵各2kg、营养素(2)1kg溶入水中,以料水比1∶1.2进行拌料。一般情况下,第1天下午拌料,拌好后闷堆12h,第2天早晨开始装袋,装袋前先行翻堆。

    2.2 装袋。要求装袋要紧实,扎紧袋口,并用手摸的方式逐个检查袋筒,将扎出袋筒的木屑 摁回袋筒内或取出,并用透明胶带封住破口。然后,将菌棒码入灭菌灶中。注意在入灶中菌棒要轻拿轻放,避免外力过大造成袋筒中的木屑扎出,在发菌中引起杂菌污染。一般每灶可放入4500个菌棒。

    3.灭菌

    菌棒入灶后,封闭灭菌灶,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灶通入蒸汽4h后,灶内温度可达110,此时维持18-20h,然后停气,待蒸汽冷却外逸后,打开灭菌灶人工出灶。

    4 接种

    4.1 接种场所的准备。选用日光温室作为接种和发菌的场所,采用就地接种、就地发菌的半开放式接种模式。出灶前1周,用甲醛将大棚喷洒消毒,出灶前在日光温室大棚地面上均匀地撒上一层石灰粉,上面铺上塑料膜,做好出灶前的准备工作。

    4.2 出灶。用小拉车将灭菌好的菌棒运入大棚中,在棚中央码成高15层左右、宽4个菌棒、长约8m的菌垛。每灶4500个菌棒码成2垛,垛之间留2m的距离。灭菌棒全部入棚后,用烟雾消毒王熏蒸消毒。一般长度100m的大棚中,可搬入10灶菌棒,即可接种发菌4.5万棒。

    4.3 接种。采用移动式塑料接种帐进行接种。当大棚中的菌棒温度降到32以下时,即可开始接种。用接种帐罩住菌垛,并将菌种和接种工具一并罩入帐内,用必洁仕或气雾消毒盒在帐内熏蒸清毒,接种前1h,掀起接种帐一角放气,然后接种人员进入帐内接种。接种后将菌棒接种孔朝下码到两边,成为2个菌垛,用塑料薄膜将菌垛罩起来,四周用菌棒压严实,就地发菌。接种结束后,移动接种帐,继续接种。一般5个工人4h可接一灶菌棒,即4500棒。


    5 发菌管理

    5.1 生产季节安排。菌棒生产安排在入冬以后的11月份开始进行,用3个月时间生产菌棒,从当年11月份到翌年3月份,在5个月中陆续进行发菌培养。

    5.2 发菌管理。接种后的菌棒,通过日光温室的升降温度和通风换气来调控温度。在接种的菌垛中插入温度计,每天观测温度,使菌棒之间的温度保持在15℃-30℃,当菌丝培养10d左右,观察菌丝长到直径5-7cm时,开始翻垛,将菌棒每41层,高度8-10层,井字形码放。以后每隔10-15d翻垛1次,以保证发菌均匀。在翻垛时,要及时将污染的菌棒挑出来,运回生产车间重新灭菌利用。从接种到发菌结束约需45d,待菌丝长满后,菌棒全部发白即为成品。此时可以从日光温室中搬运到外面,码成垛后,上面盖上草帘存放,日光温室继续进行接种发菌。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