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榛子白粉病防治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大果榛子白粉病防治

    姜磊 2544 阅读 2021-09-24 发布时间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浸染枝梢,幼芽和果苞。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下先出现不明显的黄斑,不久黄斑处长出白粉,以后许多连成片。病斑背面褪绿,致使叶片变黄,扭曲变形,枯焦,早期落叶,嫩芽受严重危害时则不能展叶;枝梢受害时,病斑处也生出白粉,皮层粗糙龟裂,枝条木质化延迟,生长衰弱,易受冻害;果苞受害时,也生白粉,变黄扭曲。8月份在白粉层上散生初为黄褐色然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颗粒(即闭囊壳)。


           2.发病规律

    大果榛子白粉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叶片、芽和新梢病部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孢子散发出来,借助风力传播到榛树上引起初次浸染;生成白粉后,能多次传播浸染。染病时往往由中心病株丛开始向四周蔓延,如发病条件适宜,则传播迅速。在廊坊地区6月中旬发病,在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土地粘重、低洼潮湿的条件下,均有利该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发现大果榛子白粉病株后,应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如果是中心病株,则要将全部砍掉,减少病源。对于过密的株丛可适当的疏枝间伐。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喷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乙嘧酚磺酸酯水乳剂500-800倍液均可。7-8月份如果雨量偏大可再防治一次。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