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棕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吉建斌 17454 阅读 2021-09-27 发布时间

     

    棕竹又名矮棕竹、观音竹、棕榈竹,是棕榈科棕竹属多年生绿色植物。

    原产东南亚、我国南方广东、云南等地及日本。它比较喜欢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栽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微酸性。花期是4-5月份。它一年四季翠绿,生长缓慢,体量较小,而且不易沾染病虫害,非常适合摆放在家里的客厅中来装点美化居室。有辟邪、节节高升、平安的寓意。

    家庭养殖棕竹的注意事项:

    1、温度

     棕竹最适宜生长温度是20-30℃,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以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因此,在咱们北方一般的家庭冬季的温度基本都能够满足它对温度的需要。

    2、光照

    棕竹是比较耐阴的植物,可以放在室内的没有阳光直射的半阴处,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摆放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有庭院条件的家庭,过了清明节最好搬到室外,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雨水的滋润十分有利于棕竹的生长,但必须放到荫棚或树荫下,避免阳光直射,一般要遮阴40~50%,否则会导致棕竹叶片发黄或灼伤叶尖。进入10月份要及时搬入室内,最晚也不要超过10月底,因为霜降极容易造成棕竹受冻。

    3、肥水管理  

    棕竹一般5月下旬就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此后每月可结合浇水施1~2次液体肥料,每次施肥要少量,以有机肥为主,化肥、微肥为辅,直到9月份。生长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掌握宁湿勿干原则,但也不要积水。冬季温度降低,植株生长减缓,要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次数,一般10~15天一次就可以。在高温和干燥季节,尤其是在北方取暖期,要经常用清水喷洒植株及周围地面,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

    4、翻盆换土

    由于棕竹在土中除了根系外还生有横走茎,随着根茎的不断生长很容易长满花盆,从而影响根系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植株长势进行翻盆换土。较小的植株1~2年换一次,体量较大的2~3年一次,时间在春季的3~4月份。一般换上的花盆要比之前的原盆要增大一号。翻盆之前要提前控水,使盆土干燥容易脱盆。翻盆时用手轻拍盆壁,待土坨松动,将其倒出,但要尽量保护土坨,不要散坨,将底部和周围老根、烂根剪掉。盆土采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和河沙按2:1的比例混合,并混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先将盆底排水孔垫好碎盆片,以利排水,放入培养土先粗后细,放至八分满,边加培养土边用小竹片将泥土与根戳紧。种植不要太深,以原来根颈部与培养土平,浇足水后将盆株放置半阴处缓苗约半个月即可进入正常管理

    5棕竹的繁殖方法

    有两种,播种或分蘖繁殖,但一般家庭采用分蘖繁殖,因为操作简单且要求的条件不苛刻。分蘖又叫分株,一般与春季翻盆换土结合进行。具体方法是,将原株丛从老盆中倒出,除去部分旧,但在老根上一定要适当带些旧土(叫护心土),用锋利的剪刀将棕竹根丛切断,同时将有生长不良的发黑和腐根剪去,切口要平,每一丛最少5~6枝,多则10~20枝(根据盆的大小及株丛多少来定),分别栽种到准备好的盆中。分栽后一段时间内,应用塑料膜罩住,放在荫蔽没有阳光直晒的地方,以便遮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利于缓苗。

    6棕竹病虫害防治

    棕竹病虫害还比较少的,但由于管理不到位,也会发生。

    比如,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发生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而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通风,及时剪掉黄叶病叶;必要时喷洒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新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连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虫害方面,若是管理不当,也容易产生介壳虫。可以在盆土中埋入敌百虫,或喷洒灭害灵等气雾剂,即可杀死。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