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季是近几年来雨水最多的一年,进入7、8月以来,降水集中,雨量较大,随着降雨的持续和田间积水的增多,多地发生不同程度涝害。8月中下旬,我市花生已进入饱果期,春播露地花生已进入结荚期,为减少涝害,特提出当前花生管理技术要点。
一 、排涝
花生生长时离不开水分,花生后期生长以土壤湿度50%-60%为宜,而土壤湿度高于90%或积水时,土壤中缺乏氧气,花生根系呼吸和吸收营养都会受到抑制,花生喜旱怕湿,雨涝对于它的生长发育影响比较大,雨水过后如发现地里存积水,应及时挖沟排水,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尽量减少田间积水时间。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以减轻烂果的发生。
二 、防治叶片黄化
连续下雨,很多土壤中的养分流失,花生叶片发黄,这是脱肥的情况,在沙土地会更明显,叶片黄化造成的原因是除了氮磷钾供应不足外,还可能是缺铁缺锌等诱发的,可在发生黄化初期,及时喷施硫酸亚铁等叶面肥,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三 、防治果腐病
花生长到结荚期,也进入了果腐病高发期,再加上今年雨水多更容易造成果腐病,防治方法,加强土壤透气性,深耕,可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100-150克,或6%戊唑醇180毫升,兑水100-150公斤喷淋花生茎基部,每个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物或液面喷施芸乐收等,预防果腐病的发生,减轻危害,降低产量损失。
四 、化控防止倒伏
雨季高温高湿,如果肥力较高,往往会造成花生徒长倒伏,造成严重减产,通常在花生秧长到30公分封垄以后就需要化控,喷施多效唑配合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进行化控,一般喷施一次即可,如果发现效果不明显10-15天后需要喷施第二遍.喷药时一定要注意浓度和用量,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五、叶斑病锈病的防治
在花生的生长后期,一出现叶斑病和锈病,连续降雨和湿涝更会加重叶斑病的发生.要注意及早防治,当发现植株基部叶片出现少量病斑时,可每亩用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16克,或28%多菌灵悬浮剂80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叶面肥和杀菌剂二者可同时混合喷施,一般应在晴天下午3点以后无风天气喷施,以增加叶片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