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良种。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中晚熟品种,去除霉粒、病粒、碎粒、小粒等杂质,播前晒种。
2.麦茬抢播。 6月中旬麦收后及时播种。首先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应趁墒抢播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当土壤水分不足时应造墒播种,或播后采取喷灌的方式补墒。
3.种肥深施。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氯化钾8千克,或大豆专用复合肥15—20千克。注意种子与肥料分开,种肥深施10cm以下。
4.均匀播种:选择合适的播种机械,合理调控行、株距,实现播种均匀。播种过程中防止“堵眼”、“漏籽”,防止播种过深或过浅。人工点播应严格掌握行距、穴距和下种量,一般每穴2-3粒。
5.控制杂草和麦苗。 一是播种后出苗前用都尔、乙草胺等化学除草剂封闭土表。二是出苗后用精克草克等除草剂对麦苗和杂草进行茎叶处理。
6.病虫防治。及时防治大豆蚜虫、棉铃虫、食心虫、豆荚螟、豆天蛾等虫害。
7.关键期调控措施。一是苗期至分枝期应控制肥水,蹲苗防倒,确保苗全、苗壮。二是开花前有疯长苗头的豆田喷施多效唑,控制株型过大,防止开花期疯长,形成“不结荚”。
三是在开花期灌水。开花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没有较大降雨的条件下,开花期应及时浇水,分枝因缺水造成落花落荚。夏播大豆开花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甸。四是结荚鼓粒期进行调控,低肥力地块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可在鼓粒期叶面喷洒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硼、锌微肥及其它具有抗逆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8.关键期适量追爬。开花期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需肥需水最多的时期,开花期追施尿素5—10公斤,增产作用显著,但要防止氮肥过量。尤其注意生长偏旺或生长中期雨水多的年份应少追肥或不追肥。
9.适早收获。当叶片发黄脱落,荚皮干燥,摇动植株有响铃声时及早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