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流胶病:发病症状常见于主干和主枝,有时小枝也可发病。一般表现为病部肿胀,流出半透明的黄色树胶,逐渐变为红褐色,干燥后变为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的皮层及木质部易受真菌侵染,皮层变褐、腐烂。树势逐渐衰弱,严重时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果实发病时,果肉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
樱桃主干流胶病症状
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保证排水通畅,防止湿度过大。勤剪枝,回缩修剪留桩;及时处理发病枝条,配合药物喷治。药剂防治在病部涂抹25%戊唑醇水乳剂500倍、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杀菌剂。
2、根癌病: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可发生于侧根上;危害部位常形成大小不一、球形或扁球形的瘤体。树体感病后,幼树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树体早衰;成龄树出现树势衰弱,落花落果,树体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加土壤透气性,增强树体抗病性;避免伤害根颈部造成伤口,增加感染概率;及时消灭地下害虫;育苗时注意消毒。苗木栽植前,用K84生物杀菌剂浸根消毒3-5分钟;发现病株后要彻底清除癌瘤,并及时清理、烧毁,用1%硫酸铜液或K84药液涂抹伤口,并在根系周围浇灌1%硫酸铜液、农用链霉素或K84药液;死树及时拔除,用生石灰或1%硫酸铜液消毒土壤。
3、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发生在新梢和叶片,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斑点,后变为紫褐色至黑色病斑,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枝梢感病后,形成暗褐色水渍状小疱疹,后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皮层溃疡、开裂,严重时可造成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枝、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施用,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树体萌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或1∶1∶100的波尔多液,杀灭树干、翘皮内的病原菌;落花后2周,每7-10天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90%新植霉素3000倍液,连喷2-3次。
4、褐腐病:危害果实、花、叶、枝梢。花受害后,逐渐变褐枯萎,天气潮湿时,花瓣表面丛生灰色霉层,天气干燥时,花萎垂干枯。叶片染病后,呈枯萎棕褐色状,表面着生灰白色粉状物。果梗和新梢受害后,形成长圆形、凹陷、灰褐色的溃疡斑,当扩展一周时,上部枝条枯死。气候潮湿时,病斑有霉层出现。幼果和成熟果均可发病,幼果发病后,表面出现褐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全果,造成腐烂或畸形果,成熟果受害后,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果肉变褐、软腐。病斑表面附着有同心轮纹状的灰褐色粉状物。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加土壤透气性,多施有机肥,少施氮肥,增施磷肥、钾肥,增强树体抗病性;适时修剪,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销毁。萌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落花后喷施2-3次65%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