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坐瓜质量的好坏,除与选择品种不当有关,主要是因管理不当造成环境不适所致。要提高甜瓜坐瓜质量,必须了解它的生长特性和生育周期,然后按每个时期的不同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管理,使植株生长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坐瓜质量,达到优质高产。
1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时无论是薄皮甜瓜、还是厚皮甜瓜,除适合当地市场需求外,同时也应适应当地种植环境。选择生长力强,不易早衰、抗病、优质丰产品种种植。
2 生育周期
生育周期是指从播种到果实成熟的阶段。包括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开花结果期。
2.1 发芽期。从播种至第一真叶显露,7 ~ 10 d,发芽期时间的长短主要与温度有关。此期幼苗主要依靠种子自身养分生长。种子发芽温度 15 ℃ ~37 ℃,最适温度 30 ℃,温度过低发芽不良,过高易造成高脚苗。幼苗子叶展平后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阶段的管理除苗床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外,还要防止幼苗徒长,培养健壮瓜苗。
2.2 幼苗期。第一真叶显露至第五真叶显露,也称“团棵期”,约 25 d。植株生长温度 15 ℃ ~40 ℃,最适温度 25 ℃ ~ 30 ℃。甜瓜从第一真叶出现即开始花芽分化。因此幼苗期不仅是苗体形成期,也是甜瓜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对以后开花坐果的早晚、花和果实发育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甜瓜花芽质量,花芽分化早、雌花着生节位低,将环境控制在适宜的生长范围内,为植株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3 伸蔓期。从第五真叶出现到第一雌花开放,约 20 ~ 25 d。是植株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地下根系生长迅速,吸收量不断增大;地上瓜秧侧蔓不断发生,而且迅速伸长,叶面积迅速扩大。为使营养生长适度而又不徒长,促进早开花坐果,通过整枝等技术措施,使植株生长协调,防止造成生长发育不良,为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结果期。第一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此时期植株以果实生长为中心,适宜温度为白天 20 ℃ ~30 ℃,夜间 15 ℃ ~ 18 ℃,同时要求光照充足。结果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2.4.1 前期。雌花开放到幼果开始膨大,约 1 周,此时植株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在保证养分和旺盛的光合作用及适度的水分供应外,还要防止跑秧。
2.4.2 中期。果实迅速膨大到停止增大。是果实生长最快、植株总生长量达到最大,也是决定果实最终产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长短因品种熟性和果实最终大小而不同,一般早熟小果型品种 12 ~15 d,中熟品种 15 ~ 23 d,晚熟大果型品种 20 ~ 26d。此期管理的重点在保证肥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满足果实对养分及水分的需求,达到优质高产。
2.4.3 后期。果实停止肥大到成熟。早熟品种 14 ~20 d,中晚熟品种在 20 d 以上。此时植株根、茎、叶的生长趋于停止,果实体积停止增大,但果实重量继续增加。这一时期果实除继续积累营养物质外,最主要的是果实内部贮藏物质的转化,特别是糖分的含量大幅度增加。此期的管理关键是防止植株早衰及病虫害的发生,控制浇水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甜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白粉病、蔓枯病、炭疽病等。防治:由于甜瓜病害的发生与品种、环境和栽培条件等有密切关系,生产上除对每一时期发生某种病害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外,种植前应对品种进行选择、消毒处理等,避免种苗病害发生。
3.2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白粉虱。防治:可根据发生时期适时防治。药剂可用吡虫啉、一遍净、扑虱灵、阿维菌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