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是饲料的一种,是将含水率为60%-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从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
一.青贮饲料的优点:
1.营养价值高。青贮饲料的主要营养品质与其青贮原料相接近,主要表现为其反刍动物的采食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有效能值均与青贮原料相似,青贮饲料的维生素含量和能量水平较高,营养品质好。
2.长期保存。青贮饲料经过压实密封,内部缺乏氧气。乳酸菌发酵分解糖类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进一步排除空气,分泌的乳酸使得饲料呈弱酸性(pH值3.5-4.2)能有效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最后,乳酸菌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抑制,发酵过程停止,饲料进入稳定储藏。压实密封好的青贮饲料可以保证半年以上不发霉变质。
3.适口性好。经过青贮发酵后,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深受家畜的喜爱。
4.原料丰富。在植物生长季节,各种青绿饲料、青绿作物秸秆、瓜藤菜秧,均可用来制作青贮饲料。常用青贮原料禾本科的有玉米、甜高粱、小黑麦、黑麦草、无芒雀麦等;豆科的有苜蓿、三叶草、紫云英等;其它根茎叶类有甘薯、南瓜、苋菜、水生植物等。
二.制作青贮饲料的要点:
1.缺氧的环境。乳酸菌只有在厌氧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在制作青贮时要尽量创造缺氧环境。具体做法是将青贮原料切短,装窖时要压实,装满后窑顶要封严。在做青贮过程中,厌氧条件是逐渐形成的,封窖后窖内总有残留的空气,喜氧性微生物就利用这些残留的空气活动和繁殖。当用新鲜原料做青贮时,植物细胞还在呼吸也需要空气。当这些残留的空气全被消耗后,才能为乳酸菌真正创造了厌氧条件,所以做青贮时最好利用新鲜原料,尽快形成厌氧环境。
2.适宜的窖温和原料含水量。青贮原料的含水量根据原料作物的不同,应控制在60%~75%最好。简便测定方法是把切碎的原料用手握紧,在指缝中能见到水分但又不能流出来,就是适宜含水量。含水量少时,不易压紧,窖内残留空气多,不利于乳酸菌的增殖,易使窖温升高,青贮易腐烂。含水量过多不能保证乳酸的适当浓度,原料中营养物质易随水分流失,所以过湿的青贮原料应稍干后或加入一定比例糠麸吸收水分。过干的原料可以加入含水量过高的原料混合青贮。青贮温度应当控制在20℃~35℃为宜,温度过高易发霉。青贮时掌握好压紧排气,可以控制青贮的温度。
3.青贮原料的糖分。乳酸菌利用糖分制造乳酸并大量繁殖。当乳酸增多,酸碱度降到4时,各种厌氧菌包括乳酸菌都停止活动,饲料才能长期保存。禾本科植物(玉米)含糖多,是做青贮的好原料。豆种植物如苜蓿草,花生秧等含糖少,含蛋白高,不宜单独做青贮,最好与禾本科植物混合青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