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软腐病又称腐烂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侵染所引起的,属细菌型病害。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是发生在芹菜上的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除危害芹菜外,还能危害胡萝卜、莴苣、番茄、马铃薯、辣椒、洋葱、黄瓜及十字花科蔬菜萝卜、大白菜、青菜、甘蓝等20多种蔬菜。温度过高过低均可发病,一般发病最适温度25~30摄氏度,发病部位主要在叶柄基部或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淡褐色凹陷斑,后呈湿腐状,变黑发臭,仅残留在表皮。
防治方法:
由于芹菜软腐病的危害较大,发病期防治劳动成本较高,应以提前预防和发病初期防治为好。
1. 与易发软腐病的作物实行两年以上轮作,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进行休耕,使土壤充分得到休养,保证一个正常的菌落环境。
2. 选用优质种苗:对于经常发生软腐病的地区,在种植芹菜前建议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播种,同时应当选择无病苗床土进行育苗。应避免在地势低洼积水、地下水位较高、土壤黏性较重、地下病虫害较多的地块上种植,同时要避免在重茬地上种植,选择土质疏松通透、土壤肥沃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排灌条件优良的地块种植芹菜。农事操作时避免伤根,培土不要太高。
3. 定植 定植前需整地施基肥,基肥施用以有机肥为主,可配合施用少量化肥,特别是磷钾肥。多施用微生物肥料调节土壤菌群等。起苗前注意要将苗床浇透水,以便可以连根拔起苗,定植时注意分畦栽种,畦内行距15-20cm,株距10cm,单株定植,深度适宜,以浅不露 根、深不瘀心为度,全畦栽完立即浇定植水。
4.清理田园 田间如出现病株后应当立即铲除,并用药液及时处理,浇灌病株及其四周健株,可减轻病发。收获之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深埋或销毁,深翻泥土,加快病残体的腐烂分化。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也可撒一些石灰消毒土壤。
5.还可采用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施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隔7天喷一次。或者选用3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定植成活后需要蹲苗1-2周,之后需要注意保持垄面见干就湿,为中后期迅速生长打好基础。当芹菜苗长到6-7片叶时,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时是产品器官形成期,也是养分吸收的高峰期,要加强水肥管理。一般情况下每 5-7d浇一次水,两水之间追一次肥,即两水追一肥,每次每亩追二铵20kg或尿素15kg,趁植株上无水滴时撒施,随后浇水,也可结合灌溉施入。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大棚内温度的降低,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时间,从每5-7d浇一次 水改为10-15d浇一次水。浇水要在上午进行,浇水后要加强放风,以免湿度过大,造成芹菜徒长和病害。芹菜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0%,土壤湿度为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