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花与叶大多浮于水面,俗称水浮莲、子午莲,花色艳丽、姿态优美芳香宜人,宛如碧水中冰肌脱俗的少女,是在众多水生花卉中独领风骚的“水中女神”。
按生态学特征,睡莲可分为耐寒和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后者分布于热带地区,睡莲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睡莲还可制作鲜切花或干花,睡莲的根能吸附水中的铅、汞、苯酚等有毒物质,是城市中难得的水体净化、绿化、美化的植物。
睡莲喜阳光,通风良好,所以白天开花的热带和耐寒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可正常生长,最适水深25~30cm,最深不得超过80cm。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北方地区睡莲能否正常生长,水位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耐寒睡莲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对水位的要求各不相同, 要注意对水位的控制。由于水温对睡莲的生长开花有直接影响,生长初期由于叶柄短,水位尽量浅,以不让叶片暴露到空气中为宜,以尽快提高水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 成活率;随着叶片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达生长旺期,水位达到最大值,这样使叶柄增长,叶片增大,有助于营养物质储存;进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温,使叶片得到充足的光照,增强 光合作用,以促进睡莲根茎和侧芽生长,提高翌年的繁殖体数量;秋末天气转凉后,逐渐加深水位,保持不没过大部分叶片为宜,以控制营养生长;水面结冰之前水位一次性加深,根据历史最大结冰厚度而定,保持睡莲顶芽在冰层以下,以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