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植体是植物组织培养建立的开始,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的任何部位都可以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但实际上,植物品种、部位、生长发育期、大小、消毒难易等都影响外植体的诱导分化及再生能力。因此,适合的外植体选择对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建立至关重要。
1.选择优良的种质及母株
选取性状优良的种质、特殊的基因型和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植株作为外植体,组培出来的种苗才有意义,才能转化成商品;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及器官或组织代谢旺盛,再生能力强,培养后容易成功。
2.选择适当的生长发育期
外植体选择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通常应在植物开始生长或生长旺季采样,此时材料内源激素含量高、容易分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增殖率高。生长末期或已进入休眠期时采样,外植体可能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3.选取适宜的大小
培养材料的大小根据植物种类、器官和目的来确定。材料太大,不易消毒,污染率高;材料太小,多形成愈伤组织,甚至难以成活。
4.外植体来源要丰富
为了建立一个高效而稳定的植物组织离体培养体系,需要反复实验及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因此,需要外植体材料丰富并容易获得,一般从野外或温室中选取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植株器官或组织作外植体,离体培养容易成功。通常茎尖是较好的选择,也可用茎段、叶片,还可选择鳞茎、球茎、根茎、花茎、花瓣、根尖、胚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
5.外植体要易于消毒
在选择外植体时,应尽量选择带杂菌少的器官或组织,降低污染率。一般地上组织比地下组织、一年生组织比多年生组织、幼嫩组织比老龄和受伤组织容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