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贮藏前窖内消毒
对于旧窖,使用前先彻底清除窖内杂物,土窖应铲除窖壁四周带菌土,铲除厚度为2cm,然后充分消毒。窖内消毒可用硫磺熏蒸法消毒,方法为每平米用量50g,按需要量将硫磺多点散放于窖内,并用锯末、干草或碎纸助燃,将窖门密闭,堵死散热孔,熏蒸2-3天,然后充分通风。也可用2%福尔马林消毒,喷洒后密闭2天,然后充分通风。
⑵精选薯块
红薯下窖贮藏,以当天收货当天贮藏为好。入窖薯块要精心挑选,剔除破伤、带病、虫咬、受冻、水浸等薯块,做到完好无损。
⑶药剂处理
精选的薯块经药剂处理后才能下窖。药剂处理能有效杀死薯块表面及浅层伤口内的病菌。对红薯黑斑病、软腐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低温、湿害、机械损伤等引起的生理病害无效果。
药剂可选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铵。多菌灵是一种低毒、低残留、杀菌范围广的内吸杀菌剂,使用方法是用300-500倍液浸薯块5-10分钟,捞出后控水入窖。入窖30天后方可食用。甲基托布津使用方法是先用少量温水溶解,再兑水500-700倍搅匀,将薯块浸10分钟,捞出后控水入窖。代森铵使用方法为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捞出后控水入窖。三种药剂择一即可。
⑷红薯贮藏期管理
前期,指入窖后的前20天。这一期间以降温、散湿为主,应打开窖门门窗和通风口,使窖温稳定在12-15度,湿度保持在85%-90%。
中期,指入窖后的第21天至第二年立春前后。这一期间以保温防寒为主,注意关闭窖口、门窗、通气口等,必要时采取薯堆盖草等保温措施,使窖温保持在12-14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
后期,指立春以后至出窖前。这一期间以稳定窖温,加速通风换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