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鸡腿菇栽培技术 -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欢迎访问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
  • 农时技术
  • 林下鸡腿菇栽培技术

    李树卿 156 阅读 2024-03-29 发布时间

    (一)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鸡腿菇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草腐粪生土生菌。可利用的材料很广泛,如稻草、麦秸、棉籽壳、牛粪、马粪,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利用多种阔叶木屑。可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也可生料栽培。 

    2.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2028,以2427生长最好。子实体形成需要低温刺激,由培养温度降至20以下后,子实体原基则很快形成。出菇温度范围928,但以1218为适,20以上菌柄很快伸长并开伞。1622下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 

    3.湿度  培养料含水量65%70%极适于菌丝生长,出菇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5%。 

    4.光照和通风  菇蕾分化需要300500勒克斯的光强,并要氧气充足。

    5.酸碱度(pH)  鸡腿菇较喜中性偏碱的基质,培养料和覆土的pH值以7.07.5为宜。

    (二)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北方地区林下种植鸡腿菇的时间多选在3月下旬~5月上旬,或秋季9月下旬~11月上旬。

    (三)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

    1.林地畦床的制作  在林地行间作畦床,畦宽1.5m,长度依林地而定,深度40cm,畦床做成龟背形,用3%的石灰水浸畦床和四周,在畦的四周挖一圈浅沟作水沟,在畦床上制作小拱棚。

    2.覆土栽培  提前几天挖宽30cm、深20cm的窄行,底要平,撒一层约1mm厚的石灰粉,灌足水。挖出的土(称土埂)稍干,进行杀菌消毒,将发好的菌袋脱袋后卧放在畦床上,注意要轻拿轻放,防止弄碎菌棒,菌棒间隔2cm3cm,然后再畦床上覆土,以肥沃的沙壤土为宜,添加1%的尿素,厚约3cm5cm,空隙间也要用土充实填满。覆土后要用大水浇透。最后苫上小拱棚的塑料膜。

    (四)进行出菇管理

    覆土后要视情况进行水分、温度和湿度的管理,温度控制在1530,湿度75%80%为宜,如果管理到位,一般覆土后半个月在覆土上出现大量鸡腿菇菌丝,即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出菇期间棚内保持湿度80%95%,温度继续保持在1530之间,以2226为宜,注意通风,通风时间根据天气而定,低温时节应在无大风的上午11时和下午3时前后进行,高温时节宜在早晨和晚上进行

    主办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地址:廊坊市广阳道285号农林科技大厦     电话:0316-2189909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21151号-1     公安备案:冀公网安备 13100302000548号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
    扫码关注廊坊农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