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钙、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在食品产业中是制作豆沙、豆馅、粥等食品的主要原料。小豆还具有药用价值,是药食同源的农产品。
小豆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好,对肥料和水需求相对较少,病虫害较少,对节水、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符合目前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小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退化快、种性易丧失。为了保证小豆的优质高产,必须加强品种繁育体系建设才能持续为红小豆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现总结红小豆繁育技术如下:
1. 播前准备
1.1 优选茬口
红小豆种植忌重茬,各种前茬豆科作物均对小豆生长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建议前茬为小麦等禾谷类作物。
1.2 设置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小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易发生生物学混杂, 在繁育时要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不同品种尽量做到与邻近其它品种间隔30-50m,以防天然杂交或人工收获时的人为混杂。
1.3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暴晒,熟化土壤,耕翻深度一般以20cm为宜。要确保足墒下种。田间相对持水量不足85%的一定要造熵保证出苗,苗全苗壮。
1.4 种子处理
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筛选,晒种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强种子活力, 确保出苗整齐健壮。
2. 适期播种
红小豆在廊坊地区适宜夏播种植,建议播期为6月15日-30日。最晚播种不晚于7月5日。
3. 播种
一般采用玉米播种机或小麦播种机进行机械播种,穴播每穴播2粒,留苗一株。密度按照行距为 50 cm,株距为 16.7 cm要求种植。
4. 除草与灌水管理
播种后1-2天内用精异丙甲草胺50ml/亩兑水40kg喷雾进行封闭除草。苗后除草可用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混合喷雾,注意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标明的用量和方法,并注意喷药均匀,杜绝超量使用引起药害。
在苗期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可以避免倒伏,提高稳产性和商品品质。
花荚期对水分的反应较为敏感,一般花荚期田间相对持水量地域65%后应该人工浇水,提高产量和品质。
5. 合理施肥
根据小豆需肥规律,以“少施氮肥、多施磷肥、巧施钾肥”为原则。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5 kg,地力稍差地块适量施用少量钾肥和氮肥即可。在花荚期喷施农药时可以同时喷施钼酸铵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加百粒重。
6.病虫害防治
小豆生育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如下表:
表1虫害防治
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地老虎、蝼蛄、蛴螬 每亩用2-4KG2%高效氯氰菊酯颗粒混于底肥里,随肥播种施用。 棉铃虫、豆荚螟 始花期用40%氯虫.噻虫嗪WG3000倍-3500倍液或50mL/L虱螨脲50mL/亩兑水20kg喷雾,间隔10d-15d一次,连喷2次。 蓟马 60g/L乙基多杀菌素20mL/亩兑水30KG喷雾,间隔10d-15d一次,连喷2次。 蚜虫 用10%的吡虫啉兑水2000-3000倍喷雾,隔7d喷一次,连喷2次。
表2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 防治方法 |
病毒病 | 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 WP 5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一次,连喷2次~3次。 |
根腐病 | 用30%甲霜恶霉灵AS* 15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一次,连喷2次。 |
叶斑病 | 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锌铵AS* 8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一次,连喷2次~3次。 |
锈病、白粉病 | 发病初期用40%氟硅唑(福星)EC 5000-8000倍液、10%世高WG 1500-2500倍、25%粉锈宁WP 2000倍液、75%百菌清SP 10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
7. 田间去杂
首先严格检验幼苗,出苗后根据幼茎颜色去杂株,并在以后不同时期根据长势、株型、叶色、叶形、花色等性状特征进行去杂,凡与原品种标准不一致的植株都要彻底拔除。收获时将杂株、劣株全部清除。
8. 防止机械混杂,做好检验
防止混杂,加强种子检验,确保良种纯度不低于98%,对达不到原种繁育标准的地块一律作为商品粮处理。
9. 收获和保存
当植株豆荚变干达到80%以上的时,即可收获。收获可以采用小麦收割机,但注意调整割台的间隙和转速,以保证脱粒净度和籽粒破损率。也可以采用人工收割后在晒场内用拖拉机碾压、用木棍敲打的方法脱粒。
收获后及时晾晒,种子含水量13%以下后可以入库保存。入库后即使用保安谷熏蒸防治豆象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