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体健壮
影响甜樱桃树体健壮的因素主要有:苗木质量、土壤状况、种植方式(密度、控根)、支撑系统、整形修剪、养分管理、水分管理、负载量控制、病虫毒草兔鼠害、气象灾害(风、雨、雹、冻)等。在做好常规土肥水和病虫害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树体整形修剪和负载量控制,确保树体健壮。
1. 主要树形
甜樱桃矮化密植栽培,树体高度变矮,一般控制在2.5~3.0 m左右,树冠变小,冠幅(树冠横径)从传统的3.0-4.0米左右降至0.6-2.0米左右;主枝临时性,级次简单,便于更新;行间以方便机械作业为宜,株间较密,呈“一面墙”式,果园整体通风透光,树体健壮,单株产量不高,但整体产量不低,果品质量高。强调土壤条件与砧木、砧木与树形、树形与密度有机统一。主要树型有中干型和丛状型两类。
(1)中干型:主要包括中心干型和双干型。中心干型主要有疏散分层形、赞纺锤形(The Zahn Spindle)、沃尔根中央领导干形(Vogel Central Leader)、改良纺锤形(The modified Brunner Spindle)、布鲁诺中央领导干形(Brunner Central Leader,CL)、细长纺锤形(Slender Spindler,SS)、垂枝形(Solaxe)、倾干形(行内倾干Drapeau、行间倾干Pergola)、高纺锤轴形(Tall Spindle Axe,TSA)、超细轴形(Super Slender Axe,SSA)。丘陵山地,土壤瘠薄,建议选用乔化砧木马哈利、考特等,配套中心干形(CL)、细长纺锤形(SS),株行距一般1.5~2.0 m×4.0~4.5m,树高控制在3.5米左右;土壤条件较好的园地,推荐采用半矮化砧木G6、K5等,配套TSA、SSA,株行距一般1.0~1.5 m×3.5~4.0 m,树高控制在2.5~3.0 m。设施栽培,建议采用G5、G6砧木,配套SSA,株行距0.8~1.5 m×2.0-3.0 m,树高控制在2.5米左右。
(2) 丛状型:包括有主干丛枝型和无主干丛状型。主干丛枝型主要有杯状形(Open Vase)、陡枝形(Steep Leader)、西班牙丛枝形(Spanish Bush)、奥赛丛枝形(Aussie Bush)、KGB形(Kym Green Bush),目前主要推荐KGB树形,山东鲁中地区采用G6砧木,保留临时性主枝8~12个,株行距一般1.5~2.0 m×4.0m,呈紧凑丛枝形。
2. 修剪
幼树期整形修剪:定植第一年开始养根壮干,培养侧分枝,控制新梢长度。侧生分枝的形成主要与苗木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关,需选择根系完整、芽眼饱满的健壮苗木,2年生带分枝大苗或容器苗。中心干形,萌芽期涂抹发枝素促进萌发抽枝,当顶端新梢生长至30 cm左右时利用牙签开角或木制衣夹开角,个别顶部新梢需要回缩控制。幼树期,树体生长旺盛,新梢生长快,应通过适当控水、喷抑制剂(5%调环酸钙500倍液)、折梢等措施抑制新梢过度生长。
盛果期整形修剪:生长季修剪主要进行疏枝、短截和摘心,主要在两个时期,一是新梢快速生长期,适当调整新梢生长势,可以通过摘心控制部分新梢生长;二是采收后约2周,开始进行夏季修剪,适当延迟修剪时间,以修剪后不再萌发新梢效果最好,主要是疏除部分竞争枝、背上枝和延长头三叉枝等。休眠期修剪,一般于冬季或萌芽前进行,主要是短截或疏除部分枝条,以减少过多的花芽和叶芽。
3. 花果管理
萌芽开花期,是花器官形成时期,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为保障生产,确保有限的贮藏营养用于开花坐果,必须疏除大量花芽。通常按预期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单株产量,按单果质量计算留果个数,按坐果率推算保留花芽数量。如:目标产量1 000 kg/亩,株行距1.5 m×4.0 m,平均单果重10 g计算,单株结果10 kg需1 000个果;按花朵坐果率35%,需要2 860朵花;每花芽平均2.5朵花,约需花芽1 145个;按60%花束状枝结果,每花束状枝平均4个芽,约需170个花束状枝;中长果枝基部4~7芽为花芽,需66~115个中长果枝。
甜樱桃第1次生理落果发生在花后一周左右,主要原因是受精不良或胚早期发育不良,第2次生理落果在硬核期,主要是营养竞争所致,幼果在水分、养分竞争上相对于新梢处于劣势。为保障坐果,一般进行花期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展叶期、幼果期新梢摘心,或喷施PBO控梢;盛花末期开始喷施坐果剂(盛花末期开始,间隔12~15 d再喷1次)。
二、设施保障
设施甜樱桃生产,主要目的是减轻或避免花期低温、高温、降水、干热风等危害;避免遇雨裂果、雹灾、风灾、鸟害、虫害等;降低果实发育期温度,让果实充分发育,还可减轻花芽分化期高温导致畸形果等。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生产。
设施主要类型包括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多网覆盖系统;温室分为简易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和智能温室,主要用于北方寒冷地区促成栽培;塑料大棚包括暖棚和冷棚,分为单栋和连栋;避雨棚分为塑料拱棚、可移动防雨棚。
三、多网覆盖
现代化智能温室,主体包括热镀锌轻钢骨架系统、外覆盖系统、顶开窗系统、湿帘风机通风降温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灌溉系统、温室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及温室内设备配电系统。一般单栋跨度8.0~9.0 m,可多联栋设计。设施基础四周设0.6 m宽散水坡,防止基础被直接冲刷。
目前,现代化栽培采用支架辅助多网覆盖栽培系统呈发展趋势,支架、覆盖材料、连接件、地锚、防鸟(虫)网等均为专业公司标准化生产,安装省工、规范、整齐。可以做到防霜、防雨、防雹、防虫、防风、防高温等,支架还便于水肥一体化管道架设,辅助中心干生长和侧分枝开张角度等。如德国Voen公司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安装维护简单,抗灾能力强,该系统一般适宜矮砧密植,建议株行距1.0~1.5 m×3.0~3.5 m,树形采用高纺锤轴形或超细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