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或“烂帮子”,是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田间和贮运期间均可发病。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全田无收,在贮窖内,可以引起全窖腐烂,损失极大。
一、发生特点
白菜软腐病多发生在包心期,常见的症状有三种。第一种类型,菜株外围叶片、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灰褐色贴地腐烂,暴露叶球。病菌还可向茎髓部蔓延,造成心髓部分腐烂。第二种类型,病菌从叶球顶部的叶片开始发病,叶片呈水渍状、淡褐色腐烂,若遇天气晴朗干燥,经日晒后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在叶球上。第三种类型,菜心基部开始腐烂,心叶呈萎蔫状,渐向外发展,使外部叶片叶柄腐烂。本病的最大特点是病部腐烂后发出恶臭,并溢出灰黄色粘液。
二、防治方法
选栽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较强又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或杂交种。如北京新3号、太原二青、晋菜3号、丰抗80、北京大青口、北京100号、山东1号、青杂5号、城青2号、城阳青、包头青等品种,均比较抗病。
轮作 避免连作,尽可能选择与小麦、水稻和大豆等作物轮作,避免与茄科、葫芦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连作地块应在播种前2~3周深翻土壤晒垅,使土地得以休闲,改善土壤性质,并促使病残体分解和病菌死亡。
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晚播,廊坊地区以立秋前后播种为宜。实行垅作,以利于排水。生长中期及时追肥,防止早衰,以提高植株抗病性能。切忌大水漫灌,应及时小水勤灌,防止土壤干湿不均和病菌的扩散。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并销毁,并在病穴内撒生石灰粉消毒。
药剂防治 防治好菜蛾、夜蛾的幼虫,减少伤口,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发病初期,亩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5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健壮株基部或灌根,每5~7天1次,连续2~3次。